陌生的推销员在电话里能准确说出你的名字、职业甚至家庭住址;刚住进新房,就会有房产中介不断打电话问你要不要卖房;宝宝刚出生,就会有陌生人来电推荐奶粉、保险……当前,个人信息泄露已成社会公害,除了被不正当地用于商业活动外,也为诈骗、勒索等犯罪开了方便之门。据悉,泄露个人信息源头大多为“内鬼”,涉及电信、银行、民政、航空、保险等行业和部门。 不随意填写网上表格,撕干净快递收件单,保管好银行回单……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你行动了吗?遇到个人信息被非法使用时,你是如何维权的?欢迎来本报《职场方圆》关注“个人信息泄露”。
(截稿时间:5月21日上午9时)
来稿请发E-mail:zcfy@wxjt.com.cn
电话:5292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