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地处黄海之滨的海安县遇到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然而,在江苏各沿海县市中,海安县的岸线长度却排名靠后,不到区区10公里。海安县委书记单晓鸣说,虽然海岸线不足10公里,但海安就靠这短短的岸线,创造出5个“全国之最”:全县紫菜养殖面积和产量全国第一、紫菜加工和出口量全国第一、黑籽鳗鱼苗基地规模全国第一、河豚养殖量和年库存量全国第一、河豚良种场规模和国家级等级全国第一。海安县成了蜚声海内外的中国紫菜之乡、鳗鱼之乡、河豚之乡。
小岸线也有大手笔
是什么让海安的小岸线做出做足大文章?县委书记单晓鸣说:“陆海联动、分工有序、错位开发,小岸线也有大规划、大项目,是海安沿海发展的关键。”根据县情,海安县将沿海开发目标定位为“建成苏中的综合交通枢纽、生态宜居的中等城市、千亿级的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国家级旅游休闲度假区、苏台合作现代农业示范区”,分别编制出老坝港滨海新区战略规划、老坝港滨海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将滨海新区产业定位为新兴产业、休闲旅游业和现代农业,打造一座屹立于黄海之滨的宜居新城。
根据高起点的规划,海安县狠抓项目招引。一批技术含量高、产出效益大、带动能力强的项目纷纷落户海安的沿海地区。去年,海安沿海地区共签约33个亿元以上项目,总投资188.4亿元,其中11个项目已开工建设。30兆瓦海东光伏发电站、中洋河豚庄园、南黄海紫菜城等项目都在其中。龙源海上风电、协合47.5兆瓦风电场项目已获江苏省发改委批准;盛和温泉会都等一批高端项目也顺利落户。
枢纽海安物流天下
海安县还积极承接上海、苏南产业转移,建设一批合作双赢的产业园区。上海杨浦(海安)工业园、上海奉贤(海安)工业园、锡海工业园、常安纺织工业园、江阴华士(李堡)工业园、无锡惠山(曲塘)产业园等先后落户海安,其合作模式和机制不断创新。
去年,海安县沿海前沿区域累计基础设施投入6.21亿元,建成各类道路62.9公里、污水管网13.1公里,完善电网、管网、桥梁、河道、道路绿化等配套设施建设。随着临海高等级公路、221省道、海洋铁路、宁启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连申线航道改造等一大批重点交通工程加快推进,在富饶的苏中地区,一个融合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专业市场、信息技术、金融创新的物流大市场在海安呼之欲出。“枢纽海安、物流天下”已然成为海安又一张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