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长三角/文化·旅游
     
本版列表新闻
从吃饭、喝茶、打牌到文娱、农俗、体验~~~
从吃饭、喝茶、打牌到文娱、农俗、体验~~~
从吃饭、喝茶、打牌到文娱、农俗、体验~~~
从吃饭、喝茶、打牌到文娱、农俗、体验~~~
从吃饭、喝茶、打牌到文娱、农俗、体验~~~
从吃饭、喝茶、打牌到文娱、农俗、体验~~~
从吃饭、喝茶、打牌到文娱、农俗、体验~~~
从吃饭、喝茶、打牌到文娱、农俗、体验~~~
     
2012年05月15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吃饭、喝茶、打牌到文娱、农俗、体验
浙江“农家乐”在悄悄转型
  你见过用捕鱼农具组成的乐队吗?你试过像老农一样坐着牛车去挖野菜、采瓜果吗?你想过吃一顿农家乐饭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吗?浙江农家乐在走出了一哄而上、同质化竞争、日趋走淡的曲线后,开始踏上文艺范儿路线,为农家乐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考。

  文化基因才是生命

  “莽莽芦荻州,纵横水乱流;渔网缘溪密,人烟近市稠。”这是一首描写湖州荻港的诗,很久以前这里就是碧溪绕芦港,桑基围鱼塘。从小在荻港长大的徐敏利多年前踏着农家乐兴起的大潮,在这里也创办下一家规模不大的饭店。 

  然而随着农家乐的兴起衰败,这个敏锐的荻港人意识到仅仅提供一顿农家饭菜已然不能成为吸引游客的法宝。她记起小时候父辈们敲打着船帮捕鱼的热闹场景,她听老人们说起旧时逢年过节的“渔家乐”表演,这些失落的荻港文化基因才是当地农家乐的生命力所在。 

  经过多方努力,消失了多年的“渔家乐”乐队在荻港渔庄重获新生。“渔家乐”所有的打击乐器,尽是荻港村农民在日常劳作中少不了的农具。高音部,用的是装螺蛳的小木桶和鱼叉,还有一种被当地人称作“千步”的盛放鱼食的木制器具;中音部,用的是挑水的大水桶和汲水的小木桶;低音部,则是小木船和菱桶,以及划船时垫脚助力的“萍起”……当游客们走近聆听这支“渔家乐”乐队演出时,一定会诧异于其新奇的形式,而不少荻港的老人在惊喜之余都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现在我们渔庄正在申报陈果夫家厨‘陈家菜’作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徐敏利说,渔庄的陈家菜非常有特色,80%都以鱼为主料。让游客在吃饭的过程中也能享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她的心愿。 

  农家乐升到3.0版 

  杭州富阳有个黄公望村,小小村落里的农家乐就不下十几家。每家每户的菜肴都差不多,一家搞起的活动,很快就会被其他农家乐仿效。在这个同质化竞争激烈的农家小村里,就有一家农家乐不断跳跃发展,从最初1.0版本的吃农家饭升级到2.0版本的务农体验、农俗活动,乃至3.0版本的文化创意发展。 

  张建军的农家乐,从玩到做文化,靠的就是眼光和创意。在大家都还忙于提供一顿热乎乎的农家饭时,张建军就在他的农庄里增加了坐牛车、水果采摘、打年糕、种植、垂钓、烧烤、挖野菜等游客可参与体验的项目。后来他又开办了乡村大舞台,增加竹竿舞、采茶舞、插秧舞等与农活相关的文娱活动,给村里沉闷的农家乐带去了亮色。 

  不过在张建军看来,“黄公望村”和他闻名天下的《富春山居图》上所蕴含的巨大文化价值才能帮他跳出传统农家乐市场,走向发展新空间。这几年他在农庄里陆续成立了“富阳市书法家基地”、“富春山居图卷创作交流中心”,并成功申报富阳市文创项目,实现了从农家乐到文创企业的转型。眼下,他又开始琢磨整合文化资源,在农庄里打造“农耕文化长廊”、“书画家工作室”,以及“古造纸作坊体验场”等,把黄公望和《富春山居图》这张文化金名片发挥到极致。 

  并不只一个“土”字 

  去农家乐能做什么?“吃饭、喝茶、打牌。”这大概是很多人对当下农家乐的全部描述。在农家乐这块大蛋糕越做越大的同时,却难逃乏味、内容重复的瓶颈。作为发展农家乐较早的区域,浙江不少农家乐已遭遇发展困局。 

  专家指出,农家乐并不只有“土”一个特色,完全可以通过挖掘文化内涵,寻找地域特色,从而跳出传统“老三样”。比如德清打造的升级版农家乐——“洋家乐”,就深受长三角地区高端客户的青睐;遂昌推出的科教版农家乐——蘑菇生态产业链,让游客们在玩乐之余还能了解到稻草发酵制成菌丝培育蘑菇,成熟采摘后残余的稻草渣又作为肥料还田的过程,都让游客们受益匪浅。在满足了吃喝玩乐之后,如何能为游客提供更多的精神体验和文化消费,是农家乐需要思考的新问题。  本报记者梅璎迪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深度报道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职场方圆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专版/幸福之门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世界别处
   第B12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情
   第B13版:上海闲话
   第B14版:读者俱乐部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第B1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1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6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3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31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32版:广告
浙江“农家乐”在悄悄转型
杭州推十条骑游线
岱山举行龙狮大赛
宁波大嵩明代海防城墙被损毁
西湖旺季停车费调至20元/小时
苏州启动吴文化地名保护工程
绍兴需要“一台戏”
南京将修缮76栋民国建筑
新民晚报长三角/文化·旅游B03浙江“农家乐”在悄悄转型 2012-05-15 2 2012年05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