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文化为上海科技打造腾飞的翅膀——~~~
文化为上海科技打造腾飞的翅膀——~~~
文化为上海科技打造腾飞的翅膀——~~~
文化为上海科技打造腾飞的翅膀——~~~
文化为上海科技打造腾飞的翅膀——~~~
文化为上海科技打造腾飞的翅膀——~~~
     
2012年05月15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化为上海科技打造腾飞的翅膀——
高科技企业里走出“灯光艺术家”
马亚宁
  一盏小小的LED光源,灯光会有多美,背后能藏多少高科技?来自上海漕河泾开发区的一家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将两者同时发挥到极致,成就了全球LED灯光景观领域首屈一指的“艺术家”。

  说起这家公司的名字,有点鲜为人知,其LED灯光景观作品却尽人皆知:北京奥运场馆“水立方”创意无限的灵秀“晚礼服”;上海世博轴“阳光谷”让人过目不忘的绚丽灯光……同时,在最新揭晓的2011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中,该公司的技术项目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其第一完成人年仅35岁,是众多获奖者中最年轻的。

  城市要亮更要美

  从上世纪末开始,全国各大城市不断“亮起来”,大大小小的亮化工程遍地开花。成立于2002年的上海广茂达光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嗅得先机,意识到领先的大功率LED技术是未来LED灯光景观作品的主流光源,先后发明交互式灯光系统和分布式网络智能变色系统,其中LED现场总线技术和场景编辑技术等均全球领先。与其他高新技术企业不同,广茂达不满足于纯技术升级,坚信在LED灯光景观作品中“科技+艺术”才能美丽中华,因此以“科艺华”为自己的品牌名。

  在公司创始人恽为民眼里,城市夜晚越美丽,不单单是“亮如白昼”的技术问题,必须融入文化理念和艺术元素,流动的光影才能更加动人,富有城市情怀。工科出身的他,并不精通文化,于是师法大自然,从自然光中求灵感,潜心琢磨出LED灯光景观作品设计的一系列“光法则”。例如,灯与光融为一体,避免景观灯晚上曼妙,白天变为建筑“赘肉”;灯光要有情,夜晚景观与人们的情感产生共鸣等。如今,这些原则已经越来越被追求品位和质感照明环境的设计师们所尊崇。

  秉承技术、艺术相得益彰的设计原则,北京奥运会投入使用的“水立方”惊艳亮相。夜幕降临,50万个大功率LED灯泡,37000套LED专用灯具,“潜伏”于膜结构夹层中,运用见光不见灯的“晕染”手法给水立方“上色”。然后,通过自主创新的控制系统和编辑软件,控制每一盏LED光源智能响应。配合着不同庆典、季节或者现场互动,“水立方”的“夜表情”美丽万千:香格里拉的水、矫健蜿蜒的“中国龙”、热情飘动的红色带,恬淡迷人的瑶池仙境……

  技术艺术同精湛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世博轴夜空上演的景观灯光,无论从技术还是艺术上看,同样精湛。相关技术研究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并因魔幻般的艺术效果和极富创造力的技术设计,荣膺全球照明界最具权威的国际照明设计师协会(IALD)大奖和北美照明学会(IES)大奖,标志着我国LED景观灯具和智能控制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世博轴长1公里,宽110米,主体结构有6个喇叭花状的“阳光谷”钢结构,每个高40多米,其间由大面积不规则斜拉锁膜结构连接。要想在总建筑面积达到25万平方米的三维空间创作LED“光之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主创人员从环境、建筑、人文、功能和观众视点五大角度严密“会诊”,决定应用近200万颗LED光源、22种灯具款式,或藏在膜结构中,或者隐于茵茵绿草间,或深潜水下,有的还变身透明地砖一踩就亮,最终组成一张“上天入地”式的LED景观灯光网络。

  为了追逐最佳光效,研究人员设计出一种星光灯,每盏星光灯集合8个低功率的LED光源。经过反复试验,在隔江远望的1号“阳光谷”,隔25厘米一盏,耀华路入口处的6号“阳光谷”,每隔30厘米一盏,运用独创的植钉工艺,将数万盏星光灯密布在“钢纤维”中。视觉上,几乎看不到灯口和密匝的电线,不破坏世博轴白天的线条美感;晚间,远观灯光明亮艳丽,近看清晰又不失柔和。

  更为神奇的是,整个世博轴近10万套LED灯具,经由11万个网络控制节点被35台工业交换机控制着,每一套灯都能实时响应程序指令,延时小于20毫秒,实现了庞杂系统中“点对点”的智能控制。灯光创意师只需坐在办公室的电脑前,运用自主研发的三维场景编辑系统,生成一段“光之舞”,通过网络协议发送至服务器,世博轴数万盏LED灯就会随之“欢舞”。“设计师有多少艺术灵感,世博轴就会有多少种灯光变化。”系统总设计师温源博士告诉记者。

  设计师也是工程师

  一位阿拉伯巨商,曾站在世博轴旁,深深震慑于“阳光谷”上迷人的星空灯光,回到家乡,也想用同样技术点亮多哈的第一高楼,于是请去了上海广茂达科艺华团队。类似的灯光“情缘”还有很多很多:中东标志性建筑——科威特哈马拉大厦,武汉楚河汉街——烟霞桥,迪拜跑马场,深圳大运中心,昆明新机场……

  从一家四五十人的小企业,到整个行业内的开拓者和领导者,上海广茂达的企业规模已经上亿元,正在申请和已获授权的专利96项,并不断向国外输出设计理念和作品。公司首席品牌官高原坦言,在国际上人们只知道有“中国制造”,“中国设计”几乎无人知晓。有了“水立方”和“世博轴”,世界知名建筑的LED灯光景观作品招标中,中国公司有了“敲门砖”。不过,要战胜诸多国际知名灯光品牌,广茂达的制胜法宝是“硬碰硬”:申请开办设计效果擂台赛,直接展示高技术造就的灯光艺术。

  与此同时,由于国内没有照明设计专业,许多灯光设计师从相关领域转型而来,结果是工程师缺乏艺术感悟,艺术类设计师又无法深入理解新技术,广茂达独辟蹊径培养技术艺术素养兼具的灯光景观架构师,让工程师迸发艺术灵感,让设计师精通技术应用。“我就得益于这一培养体系,在一系列高科技的景观灯光艺术作品中成长起来的。”作为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奖者中最年轻的第一完成人,温源发自内心地说道。

  本报记者  马亚宁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深度报道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职场方圆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专版/幸福之门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世界别处
   第B12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情
   第B13版:上海闲话
   第B14版:读者俱乐部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第B1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1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6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3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31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32版:广告
坚持就业导向 促进产教结合
教育部财政部上海市共建上海财大
高科技企业里走出“灯光艺术家”
《巨变》丛书举行出版研讨会
上海首次集中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一心一意做好“四位一体”
新民晚报要闻A02高科技企业里走出“灯光艺术家” 2012-05-15 2 2012年05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