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8:阅读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5月15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世博会规划是成功的系统工程(上)
黄健之
  口述者:黄健之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城市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现状,上海人民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掀起上海城市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建设高潮,实施的一系列重大建设工程,深刻改变了城市格局,全方位提升了市民的生活品质,奠定了上海建设“四个中心”的牢固基石。为了铭记这段历史,市建设交通工作党委、市建设交通委和上海文艺出版集团编辑出版了大型口述史丛书《巨变——上海城市重大工程建设实录》。丛书由市委书记俞正声作序,韩正、杨雄、沈骏等市领导担任顾问。丛书通过对上百位亲历者的采访,叙述了这些重大工程建设中鲜为人知的细节和可歌可泣的故事,再现了上海城市建设史上令人难忘的奋斗历程。本版摘录其中两篇。

  黄健之简介>>>

  中共党员,上海大学国际工商管理科学工程专业硕士,副研究员。现任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正局级),兼任上海世博局副局长。

  国际综合团队,世界一流方案

  黄健之:上海世博会是我们国家第一次举办的注册类综合性的大型世博会,大型世博会开园的时间大约是半年,它的批准手续,除了申办同意之外,还要提交注册报告。国际展览局对申办报告和注册报告都批准以后,申办国才有举办权。我国是第一次举办这样一个时间长、国际影响巨大的世博会,我们第一个要做的事情,就是规划。

  申办的时候,我们有过一个初步的规划方案,园址选在黄浦江两边,5.4平方公里,就是卢浦大桥到南浦大桥之间的区域。当初规划上,黄浦江上还有一个花桥。2002年12月申办成功后,开始进入了筹办阶段,2003年3月成立了世博局,我借调去任副局长,分管世博会的规划和建设。世博会的规划和建设,首先就是对原有的规划做深化、细化的工作,有的还要做调整。第二个问题,就是你做的规划,是居于世界上的什么水平,这很重要。因为我们从来没办过世博会,所以这个规划到底要达到怎样的水平,要做成一个怎样的规划,是当时面临的两个最突出的问题。为此,我们开了一次国际研讨会,请来了三百多位国际国内规划和建筑的专家,其中一百六十多位是国际上著名的专家,就是一半多参加者是国外的,比如说罗杰斯,还有库哈斯,就是设计中央电视台的几何形楼的设计师,他是世界建筑界很权威的一个专家,还有一些著名的建筑师。我们把原来申办的那个方案,还有感到比较突出的几个问题,放到国际研讨会上,听取来自方方面面的意见。听了一天以后,得出一个比较普遍的看法,就是觉得原来方案的可操作性问题比较大。举个例子,比如说这个花桥。这个花桥二百多米高,跨黄浦江,上面是走人还是走车,回答说不走车,只走人。黄浦江上这个桥的净空是44米,很高,而且在开园的半年里,“一年四季”要有鲜花,我就问,这个花怎么放上去?开园期间,上海有台风,台风来了,使用什么技术,才能保持这个花不被吹掉。这是很实际的问题,这些当时都没有很深入地去研究,去应对。也就是说,当时觉得这个方案很浪漫,很有创意,很有特色,但是一旦到了筹备阶段,需要具体实施的时候,就必须考虑它的可操作性。所以他们自己也觉得,这座桥,人若要走到净空四十几米,两边还要有引桥,引桥是要下去落地的,就要“伸”到园区范围外面了。如果考虑盘旋着下来,那又怎么盘旋下来?这就涉及这个桥是什么结构,承重能力怎么样,抗风抗震能力怎么样,怎样保持鲜花四季不断等等一系列问题。很多国际著名的大牌设计师也觉得这个方案操作性差,可行性差;当然也可以做,但是花的代价太大,效果与你花的代价不成比例。通过研讨,大家都有了这个共识,原设计方案的事务所也觉得原方案有问题,说要回去修改。

  陆幸生:初次设计的花桥,实际操作性有很大困难。

  黄健之:既然这个方案操作性差,那就需要新的方案。于是我们搞了一次方案竞赛。在这次会议的基础上,我们找了23家国际国内搞规划的著名规划建筑设计所,我们面对面地按照国际惯例来谈,就是说,你有没有做过这一类方案,你愿不愿意做这个方案,你如果想要做的话,是谁来领衔,这个领衔人资历和经历怎么样,组成怎么样一个团队。围绕这些来谈,初步定下来10家。这10家单位包括了英国的罗杰斯设计事务所,领头人就叫罗杰斯,他是一位勋爵,是全世界规划界公认的权威;还有美国的帕金斯事务所,也是美国非常著名的事务所;还比如说加拿大的著名事务所,当然还有德国的、法国的,提供原来方案的法国AS公司,他们也提供了一个修改方案。国内有同济,还有北京规划院等。两个半月到三个月拿方案,二十几块图版,一个动画片,也就是PPT,每家一个方案,同样的标准。我们说好,这是一场竞赛,评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我们每家出资十万美元,时间是两个半月。他们觉得时间紧了点,我们又适当放了半个月时间,然后按时做完。我们全部拿来,举行一个方案竞赛评审会。我们在全世界请了13位专家,6位中方的,6位外方的,都是世界一流的,还有一位中方主席,因为我们是主办方。请的是吴良镛先生做评委主席。经过了五轮投票,决出了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第一名是英国罗杰斯勋爵的方案,第二名是美国帕金斯的方案,第三名是同济设计规划院的方案。这项工作做好后,就是第二个问题,即“什么样的规划水平”问题解决了。规划的水平,就是什么人来做规划,什么事务所来做规划,世界一流事务所做出来的水平,代表的将是世界一流的水平,这就使我们有把握了。然后,这10个规划方案的版权我们全部买断,买断以后就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加以优化,最后优化成两个,两个再修改,最后统一以后形成一个总体方案。

  当时,规划选址就是在两桥之间,进深是一个路隔,一个是到中山路,一个是到浦东南路,共计5.4平方公里,这就是我们通常讲的选址。我一接手以后发现两个问题,第一,浦东部分把上钢三厂一分为二,在卢浦大桥西边的一半保留,东边的一半不保留。这个问题就大了,一半拆,一半留,这怎么办?第二,如果把卢浦大桥的西面全部包进去的话,新问题又来了,那里有相当一部分区域是居民区,有的地方居住环境很差。这个地区又跟企业交错在一起,如果把这一块放进去,那就是6.68平方公里了。浦东新区政府一直想要进行改造,但是很难动,代价很大。把这个6.68平方公里继续深化研究,我们发现有一部分地方很难动迁,比如说有的地块是已经批租出去的土地,如果把这块地一并放进去的话,就要谈判,要出钱买回来,但这个价是天价。

  又比如在浦西,有块地方叫耀江花园,是新建的高层居住区,也没有办法拆。附近还有一个水厂,这个水厂供应市区很大一块区域的自来水。还有浦东南码头地区,有医院、库区、高层办公楼,等等。如果都要清空,6.68平方公里拿下来,那代价太高了。要有两万六千多户居民动迁。所以,我们就在6.68平方公里里面,在边上的都划出去,包括水厂什么的,剩下的是5.28平方公里,里面的围栏区是3.28平方公里,最后动迁了一万八千四百多户居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深度报道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职场方圆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专版/幸福之门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世界别处
   第B12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情
   第B13版:上海闲话
   第B14版:读者俱乐部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第B1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1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6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7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29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30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31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32版:广告
世博会规划是成功的系统工程(上)
广告
新民晚报阅读B08世博会规划是成功的系统工程(上) 2012-05-15 2 2012年05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