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渡边淳一的《》,神游了一回雪封冰锁的鄂霍次克海,这次却是亲身感受到流冰的壮观。
从女满别机场搭乘巴士经39国道沿着244国道向东一路行驶,美幌、北滨、小清水、网走湖、涛沸湖……一个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地名在眼前掠过,只是目力所及遍野都是白茫茫的冰雪,要不是司机兼导游介绍,根本分不清哪儿是积雪覆盖的农田和牧场,哪儿是冰封的湖面。由于这一带左临鄂霍次克海,右接藻琴湖、涛沸湖,夹于狭长低地间的这片地方地表湿润,气候适宜,花草繁茂,单是这一带就生长着100多万株野生百合,还有数十种珍稀花草。想象着盛夏时节,遍地开满五色绮纷的野花,湖面覆满红珊瑚草,映得整个湖面红彤彤的,那又是一幅怎样的景色啊。
驶过滨小清水站,国道来了个90度拐弯,向右伸入内陆,在斜里附近交于334国道,直插知床半岛。此时道路贴着鄂霍次克海近在咫尺,流冰也看得更加真切。只见道路左侧崖岸下,七棱八翘地布满白乎乎的冰,细细看去,大小不一的冰块还在随波涌动;远方则是一条雪白的带子,仿佛一道大坝横在视野中,其实风急浪高中的冰带也在剧烈滚动和鼓湍,只不过远眺看不分明。这便是东起宗谷海角西至知床半岛鄂霍次克海沿岸稚内、纹别、北见、网走一带奇丽的流冰景象。流冰是在河流封冻过程中,由于松散的冰花团、岸冰等随流漂浮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在海风作用下,有时候流冰会被冲至海岸边堆积起数米、绵延长达十公里以上的冰丘,又称为流冰山脉。这里的流冰源自中国与俄罗斯界河黑龙江,经库页岛(萨哈林岛)以西的鞑靼海峡注入鄂霍次克海,冻结的江面被寒风和海浪碎成冰块,随波冲流至此。冰块较大的,直径在1至10公里之间,最大的冰块(称为巨型冰盘)据说直径超过10公里。
下榻的宇登吕王子温泉酒店就高踞海边的台地上。第三天,我们雇了名当地的导游去体验更加惊险刺激的冰原之行,我一边小心翼翼地往前挪步,眼前的流冰是一周前才刚刚形成,还未冻成大片的冰原,既有坚硬的大冰块,更随处可见较薄的冰层,一脚踩下去便化成果冻状,整个人旋即淤陷进去,不过并不会直直地沉入海中,只要俯身或仰身卧于碎冰上,借助其浮力就能安然脱险。有时候,碎冰埋到胸口,脚下可以感觉到已经在海水中搅动,品味着慢慢沉入汪洋的感觉,那种千年难遇的体验真不知道应该算恐惧还是奇妙。将耳朵贴在冰块上,还可以听到水下流冰咯吱咯吱的杂错冲撞声。
知床半岛一带从前被称为“蝦夷地”,是古代蝦夷人居住的荒蛮之地,如今这里的居民大多以捕鱼或打猎为生。我们的导游八木平时便是渔民,冬季无海可出便兼职做导游。随后他又驱车朝知床岬方向驶去,带我们来到一个名叫见晴桥的地方停下,从此处观览流冰堪称绝佳——横切于一条河川的入海口上方,又正好在急弯处,俯身脚下即是鄂霍次克海,由近及远极目眺望,眼前整个冰原都在汹涌滔荡,先前看到的流冰带不再横亘视野,而是由上直下朝自己骤驰而至,紧贴身边顺着壁立险绝的崖岸奔腾而去,其壮观和震撼真的难以用言语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