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短线大盘具有维稳的能力,比较典型的案例,就是上周五及本周二欧美股市连续重挫,但对次日的A股而言,都是低开高走,有惊无险,出现完美的“海底捞月”。这表明盘中机构有较强的控盘能力,通过对金融、地产、石化等权重股的呵护,保持盘面和指数的相对稳定,而且做得比较成功。由于后市仍有维稳需要,因此权重股仍是调节涨跌的工具,短期内出现大跌的可能性小。
其次,维稳行情略显单薄,预期不高。一方面,大盘成交量裹足不前。按照技术要求,行情在推升过程中,需要成交量的持续放大。只有放量,才说明场外资金受到吸引、产生正面预期,进而源源介入,价升量增。这是考量反弹有效性的关键指标。但遗憾的是,本轮反弹中成交量迟迟不能放大,始终维持在日均交易1000亿元左右,最大的也不过1300多亿元,较9月初反弹的最大日成交2213亿元相去甚远。这一状况,表明目前看反弹的人多,做反弹的人少,谨慎预期、观望气氛浓重。如果维稳机构奋力护盘,却得不到场外机构响应,那么久而久之,反弹必将难以为继。
同时,从资金流向看,机构仍以流出为主。据财经网站相关统计,在最近的10个交易日中,只有上周四一天主力资金流入40多亿元,其他9天全部是资金流出,净流出额超过230亿元。从9月7日的反弹长阳线至今,主力资金净流出额超过400亿元。试想,如果反弹中只有资金流出而没有资金流入,那么反弹能够稳定而持续吗?常识告诉我们,水涨船高、水落必将石出。
另一方面,就是反弹的热点和可操作性。在短线反弹中,沪深股市也有一些热点交替涌现,但绝大多数都是题材为主、小盘先行,来去匆匆。例如因莫言获得诺奖,引发以新华传媒为首的文化传媒板块“一日游”;又如洛阳钼业新股上市平步青云,受到游资爆炒,股价两个交易日内一飞冲天,但随后便快速进入下跌通道,到本周一创出8.30元的上市新低,离它上市只有10个交易日,可谓是过眼云烟。这一点,在上周五复牌的华数传媒上也有体现,该股在停牌6年、三次重组失败后终于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复牌首日便大涨660%,在本周一再度走强后便开始连续下跌,由盛而衰也不过短短3天的时间。这些均表明短线市场投机氛围浓重,游资短炒“抢快钱”,而真正的中线买家很罕见。
因此从目前看,股指维稳对投资者意义有限,追涨风险较高,冷静观望是为上策。
申银万国 钱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