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棋(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今年金砖国家的经济增长出现比较大的起伏,尤其是巴西、南非和印度,货币大幅度贬值,股市暴跌,经济增长速度也明显下降,印度增长率从7%的高位下降至只有4%左右,南非下降至1.8%,巴西大约为2.5%,俄罗斯为2%。
这些国家经济遇到的问题主要是由资本流出引起的市场冲击所导致的,根源是前期在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下过剩的流动性大规模流入。
问:影响新兴经济体的各自国内因素有哪些?
徐明棋:金砖国家或多或少都存在比较严重的结构性问题,巴西、南非和俄罗斯在很大的程度上依赖其资源性产品的出口,当全球经济增速下降,对其初级产品的需求减少时,他们的经济增长就遭受比较严重的冲击,财政状况也开始恶化。
张海冰(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从新兴经济体国内因素看,各国经济结构调整进程缓慢,高度依赖外部市场和发达国家经济,内在经济活力没有充分被激活,导致增速下滑。
问:金砖国家是否已“褪色”?
徐明棋:从经济增长情况看,断言金砖国家“褪色”并不准确,金砖国家的经济增长率的下降将是阶段性的,多数金砖国家仍然处在工业化的过程中,经济增长潜力仍然比较大,相对高速增长的期间仍可以得到维持。金砖国家货币汇率下跌也会有利于这些国家出口部门恢复竞争力。
2014年,金砖国家总体经济增长仍将保持快于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中国自不用说,将继续保持7.5%左右的增长水平,印度经济增长尽管高位回落,但2014年仍可达到5.1%,俄罗斯可以回到3%,巴西则可继续维持在2.5%左右,南非则可达到2.9%左右。金砖国家继续保持快于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将使得他们的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继续上升,对世界经济增长继续作出重要贡献。
张海冰:总的来看,金砖国家普遍面临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和实现经济结构转型的两难考验。但是,在各国经济政策调整和积极应对的努力之下,金砖国家经济表现有望在2014改变增长趋弱的乏力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