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混血儿中山竜司,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法语系二年级本科生,多才多艺的时尚达人。他是专业美甲师,精通彩妆和芳香理疗,是复旦“校园十大歌手”,还会自己动手设计服装。
中山竜司在日本长大,直到五年级才第一次来到中国,他记得,那是阳春三月。他妈妈是上海人,1990年随“赴日打工”热潮到日本,后来牵手他的日籍爸爸。初到中国,他的中文“很烂”。在上海的机场里看到“中华香烟”,四个字里只识“中”一字。入学考试后,他降到了三年级,开始恶补中文。如今,日语、普通话甚至上海话,他全都可以自由切换。
服装设计 买布裁衣
由于留学生考大学的难度相对较低,高中三年,中山竜司在上海度过了一段悠闲时光。也是在那时候,他爱上了时尚。
母亲会将公司没人看的时尚杂志带回家,中山竜司慢慢“翻出了兴趣”,养成每期必读的习惯,坚持多年。《VOGUE》与《悦己SELF》是他最爱的两本。拥有二分之一日本血统的他反而很排斥日系小清新风格:“萌萌的、小碎花的、小姑娘类型的,会令我抓狂。我更喜欢欧美风格,时尚、大气、经典,模特通常身材硬朗,过了很长时间再看,亦不觉得过时。”
设计师里,他最爱香奈儿,称其为“老香奶奶”。在中山竜司看来,香奈儿佳作无数,件件有故事。“欣赏服装,你看到的不止是衣服,还能透过作品,看出设计师在想什么。”
“很仙。”他连声称赞,“那种气质,像是踱步在后花园的贵妇,而非只会抓眼球的款式。”
对时尚接触多了,他又有了画画的灵感,画面内容多半是心里中意的服装款式。他高中的画作,至今还被老师当作装饰品,挂在办公室里。
“时尚演绎”社团,也是中山竜司高中时“折腾”出来的,主要活动是服装设计与制作。创办之初,他得到了美术老师的很多帮助,并在其介绍下结识了一些服饰业的前辈校友。他因此学会了简单的剪裁手艺。暑假,他会去十六铺码头挑选布料,再一针一线自己缝制服装。
由于偏爱高级定制,中山竜司光是制作3条裙子,成本就达1500多元。他从不向父母伸手要钱,而是靠平时省吃俭用与合理规划,从生活费中攒钱,用于最初的“时尚事业”。
美甲彩妆 芳香理疗
中山竜司工作的美甲店店面不大,推门而入,各种美甲图案排得满满当当。他坐在柜台后,手持镊子,面前摆有钻片、指甲油等,约半小时就能设计出一个新的美甲图案。
很多新朋友都惊叹于他的“美甲师”身份。“第一次听说男生擅长美甲,震惊了。”中山竜司的大学同学小周直言,起初觉得“很奇怪”,但后来了解到他对时尚的热爱,唯余敬佩。
除了美甲,他还学了好几项时尚技艺,比如彩妆和芳香理疗。第一次与美甲“触电”,是高二暑假。他偶然发现,教英语的闫杨老师有一套漂亮的鲜红色美甲,很感兴趣,于是在老师的引荐下,他走进了离中学很近的美甲店,不久后便成了店里的学徒。
一开始,他只是抱着玩一玩的心态学美甲,后来渐渐成为生活费主要来源,老板娘也成了他无话不谈的干妈。
“在微博上聊天时,感觉他个性腼腆但言语犀利。”老板娘给有些咳嗽的中山竜司端上一杯蜂蜜水,接着说,“渐渐熟悉了,发现他很懂得顾及他人感受,改变了我对90后小孩的看法。”所以,她坚持收零基础的中山竜司为徒。
师徒俩在设计灵感方面也有默契相通之处。有时走在路上,一同瞥见橱窗里的杂志封面,他们会不约而同地觉得好看,灵光一现,想借鉴到新的美甲设计中。
时尚达人 唱跳俱佳
“有时候,我挺羡慕有自闭症的人,他们多厉害呀。”低头设计美甲图案的中山竜司突然来了这么一句话。老板娘懂他意思,马上解释:“他其实是希望自己在做喜欢做的事情时,保持一种专注的状态,不受外界干扰。”恰是这种专注,造就了他的钻研精神——美甲路上,中山竜司不断思考、提问,挑战新设计。
这种专注也成就了他的“传奇”。日本留学生玛丽评价中山竜司近乎“全能”。“他精通这么多美容与时尚方面的东西,还连续两年闯进了复旦‘校园十大歌手’的决赛。”
音乐是中山竜司的另一份热爱。他不懂乐器,也没有学过声乐,但在复旦校园中是小有名气的歌手。他透露,自己的法宝是“出奇制胜”:许多同学一般不敢轻易尝试唱跳型曲目,因为对体力的要求比较高。而长期坚持健身的中山竜司,对唱跳表演的掌控,一直都很自信。那是他从初中起就形成的台风,有个同学开玩笑说“这家伙从初中‘跳’到了大学”。
“他初中时就是学校的风云人物。”复旦法语专业的小玉是中山竜司多年的老同学,她记得在建平中学一年一度的国庆通宵晚会上,他编舞、指导、排练,组织全体留学生表演,将晚会气氛推到最高潮。而他其实没有任何舞蹈基础。“我天生渴望舞台。”中山竜司承认,这也是他喜欢站在聚光灯下的缘故。
人行善事 总有回响
尽管骨子里对舞台有强烈冲动,但中山竜司表演时还是会紧张,无论他已登过多少次台。试图排解焦虑与难过情绪时,他会感激与佛教的缘分。他的母亲和干妈都是佛教徒。15岁那年,他也皈依佛教。
他说自己不是一个合格的佛教徒,不吃素,研读佛经也不深,但崇善的信念始终遵守。他从不杀生,坚持每两周去放生一次——在菜市场买了鱼,再放归自然。他形容在那一瞬间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痛苦亦随鱼而去,顿时心情舒畅。“人行善事,总有回响;常放生的人,身体也会更健康。”
中山竜司曾在浙江临安的昭明禅寺短暂修行过一段时间。寺庙位于1500米的高山上,无烟熏缭绕,清净中流淌着极有规律的生活。人们互不相识,但见面总会双手合十、微微鞠躬,互道问候;每晚九点睡觉、清晨三点起身做早课,余下时间打扫寺庙或是下山背运物资。他觉得这是真正的修行,而不是烧香拜佛祈求升官发财,“仪式是次要的。”他希望退休以后,也能过这样的生活。
眼下,他有自己的目标——大学四年,希望更多地体验社会工作,毕竟以学生身份犯错,比较容易得到原谅,也有更多时间来学习。毕业后,他想继续在时尚领域打拼。“先充分了解行业的具体运作模式,再攒足资金,自己开店。”
当初“意外”将他带进美甲行业的闫杨老师评价说:“他有理想,踏实付出努力。比如他爱时尚,就报考复旦法语系,为去欧洲时尚之都深造打基础。时尚行业很看重实践能力,他在高中就创建服装设计社团,学彩妆、美甲、芳香理疗,积累实战经验。”
“父母不会干涉我的职业发展,他们相信我是一个有规划的靠谱青年。”他做过一次心理年龄测试,结果居然“已达47岁”。
【采访手记】
“我也觉得自己是‘一朵奇葩’。”中山竜司有时感觉很孤独,细想也坦然,“没人跟得上奇葩的脚步。”
试图还原这个男孩,不太容易,至少无法让语言如他本人一般坦率。
大学里有女同学请他帮忙做美甲,他认真地回答:“好好做的话,每个人要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一两个人我可以帮忙,但人太多的话,我就没有空余时间学习了。”
他会承认自己很少看书,“一看书就想睡觉”。所以大部分东西,他是从生活中学来的。
比如他现在深深意识到“健康很重要”。去年一年,他的扁桃体发炎三次,病卧在床时,感受到“没有健康什么都做不了”的无力感,自此再不熬夜、坚持健身。学芳香理疗,最初也源于对健康的考虑。他以前容易疲惫,学会芳香理疗后用在自己身上,效果很好。
“时尚与健康是分不开的。”他又有了新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