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大学城/公益星
     
本版列表新闻
~~~——记“阳光育人”少数民族优秀大学生培养计划
     
2017年11月2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致力民族共同发展 每一份工作都是使命
——记“阳光育人”少数民族优秀大学生培养计划
高静
  高静(上海交通大学)

  “温暖阳光播撒着希望,小小理想凝聚力量”,原创歌曲《有梦的地方就有阳光》唱响了“阳光与人计划”参与者的心声。旨在帮助就读于上海高校的少数民族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帮助他们实现更好的人生发展的 “阳光育人”计划今年迎来第11个年头。十一年栉风沐雨,十一年砥砺前行,这项少数民族帮困助学活动的影响和意义已经初步显现,丰硕的成果证明了“阳光育人”计划的成功,也成为了上海市少数民族帮困工作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项计划不仅在经济上给予贫困少数民族学生帮助,更是发展工商界、学术界的大批精英担任该项计划的导师,帮助学生进行职业导航、对学生开展人生指导,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通过募集资金、招募导师、选拔助理导师形成“阳光育人”基金库、导师库、助理导师库。每年依据具体情况,选拨一定数量的在沪少数民族大二学生,进行结对定向帮助,单个帮扶项目持续时间三年,直到学生大学毕业。同时,建立实习基地,与市教委共同举办专场招聘会,提供导师企业与少数民族优秀学生多渠道互动平台。不仅仅给受助者生活上雪中送炭,其独特的民族特性也为国家政策所倡导和鼓励的,对整个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十一年来,“协进教育培训”、“本道集团”、“上海城隍庙慈爱功德会”、“东吴人寿”、“合星金控”、李霞、成勇、周乐群、方瑛、孙利利、卢旭、李崯、饶俊等企业及个人参与资金捐赠,共有132位社会导师、115位助导,见证了160名少数民族在沪大学生的成长。与此同时,“阳光育人”百城千人计划,也辐射到苏州、郑州、合肥、济南、成都等城市开展。 “阳光育人”计划探索出了一条帮助贫困大学生学习成长的新路径,在上海乃至全国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方惠萍表示,做一次好事不难,难得是做一辈子好事,“阳光育人”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一路播撒梦想、传递希望,这是非常难得可贵的。“‘阳光育人’计划是‘民族团结互助、共同繁荣发展’民族政策的生动实践,秉承着让阳光照耀少数民族的新的理念,探索出一条帮助来沪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新路径。因此‘阳光育人’成为了社会各界关爱少数民族学生队伍的一个非常好的也颇具特色的育人载体平台,也成为上海帮助培养在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色工作之一。”

  热心公益,一同成长

  众多导师当中,第三期导师周斌算是非常特别的一个;在和学生接触的过程中,周斌平易近人,注重从学生的角度想问题,受到学生的尊敬。在和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畲族学生蓝丽燕对接帮扶过程中,周斌总是设身处地为蓝丽燕着想;在“给予学生经济帮助”方面,为避免直接给予金钱对学生内心产生自卑感和压力,周斌精心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并安排学生兼职翻译工作,让学生在勤工俭学的同时,也能提升自身能力。把简单的事做好就不简单,把平凡的事做好就不平凡。周斌身体力行认真做教育,成为社会学习的榜样。

  第二期学员李安民是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2006级本科生, 曾被评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中不幸丧父的他,化悲痛为力量加入志愿者的行列,奋力抢险,引导灾民。徐玉芳是李安民的导师,因为在成都工作过10年,徐玉芳主动用李安民的家乡话和他交流,让李安民感觉非常的温暖。两人对接之后联系紧密;徐玉芳不仅在经济上帮助李安民,也会在节假日送上温馨的祝福。在谈到自己的导师时,李安民说,徐老师是前方路上的一座灯塔,给予了他爱,也教会了他去爱;李安民希望自己能够再接再厉,将这份爱继续传递。

  买吐如孜·艾则孜2013年加入阳光育人计划,同年参加“尔卡”杯创业大赛冠军。作为优秀创业青年先后参加“哈佛中国论坛”, SME亚洲论坛,并在苹果、Facebook、谷歌、三星等公司参观学习。先后创办上海玛健实业有限公司和浙江麦坚纺织品有限公司。买吐如孜说“阳光育人”项目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改变了人生。“很清楚地记得刚上大学时由于没选上自己一直想学的专业,得知转专业难度很大而且还要留级,当时的自己是多么的迷茫,心里多么的纠结。”成为学员以后,导师慢慢的改变了他的有些错误观点,引导、鼓励、帮助他走出迷茫,对未来充满信心。在“阳光育人”大家庭中学到了在课堂学不到的好多宝贵的知识,开阔了眼界,提供了我更高的平台让我更好的发掘自己的潜能。今天的一点成就都离不开“阳光育人”家人的帮助和支持,将以实际行动帮助他人,报答祖国,报答社会,报答 “阳光育人”大家庭。

  饶俊,“阳光育人”计划的第三期学员,毕业那年,怀着成为优秀编剧的梦想和应树经导师的祝福,饶俊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电视剧《花千骨》、《寂寞空庭春欲晚》、《重生之名流巨星》等剧的热播的同时,饶俊也被誉为最懂迷妹心思的编剧。去年9月,饶俊跟随“梦想大篷车”公益组织到四川省的青川县进行为期三天的“传递梦想”活动;饶俊热心支持家乡教育,与贵州省铜仁市团委在探索“文学梦想”的资助计划,每年拟向市团委资助十万元,在全市范围内选拔有文学特长的学生,从初中开始,一直资助到考上大学,同时也帮助市团委联系到演艺明星作为慈善活动的免费形象代言人,号召更多人可以关注到少数民族的教育中来。如今他也加入到了“阳光育人”计划中来,2016年出资10万捐助阳光育人到阳光育人基金库,为“阳光育人”计划出资出力,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将自己曾经感受到的这份大爱传递下去。

  买买提依明·祖农从07年与“阳光育人”计划结缘,在发起人田新民老师的引导和鼓励下完成博士学业。到天津大学就职后,依明不忘把“阳光育人”的育人精神薪火相传,第一年就主动担任财务管理专业班专业指导老师,每个学期跟学生们定期沟通、解答和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和经验,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大学环境和勇敢面对困难积极主动面对困难。

  全培是“阳光育人”计划第五期学员,目前就职于西藏拉萨大学。在谈到“阳光育人”计划时,他讲到,“阳光育人”的一切对他来说是全方面的提高和激励,让他能够参加“阳光育人”小组组织的活动,去体验有别于他自己发展方向之外的东西,去体验先进企业的文化,也会把自己的小小收获、体验回馈分享给“阳光育人”小组和他的导师,即使收获虽小,但那份成就感是双方都能感受到的。除此之外,全培也一直坚持进行爱心的传递,2011年和2012年的暑假,他以队长的身份组织了“雪域之巅铸师魂”的爱心支教项目、两年里向西藏那曲和山南地区的学生传递近6万元物资。当支教队拿着那些物资来到西藏偏远山区时,看到那些稚嫩淳朴的目光,让全培内心触动很大。他表示,他将继续吸收更多的养分,学习更强的本领,把所学到的知识带给祖国的雪域高原之上,争取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学生,争取成为民族教育的中流砥柱。感谢“阳光育人”给我的成长提供如此多的能量,他也愿意把这种关于爱、关于善的理念,传递给周围的人,传递给将来的学生。

  未来展望,充满希望

  “培养一个学生就是播下一颗民族团结的种子”,我们播撒的是希望,收获的是少数民族学子的成长成才,这些投身家乡建设的民族人才也必能担负起振兴西部的重责。我们期望看到更多从“阳光育人”计划中脱颖而出的“民族之星”,阳光育人计划帮扶的孩子是少数民族发展的生力军,他们继承和融合了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让他们健康的成长对民族的团结与和谐至关重要。育人精神的薪火相传,让民族文化之光燎原。

  回顾过去,“阳光育人”计划将无数规划变成现实,用实际行动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在未来,“阳光育人”计划将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为更多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

  “阳光育人”将成立明珠阳光育人基金会,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提供学生学业资助、创业指导、创业基金扶持、企业孵化等。成立的基金会能够进一步吸收志愿者和社会企业资源,为培养优秀人才、带动西部地区的建设发展,促进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提供有力的保障。耕耘教育,收获希望。未来,我们将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为民族人才的成长保驾护航。

  相关链接

  “阳光育人”计划是一项旨在帮助上海高校在校部分少数民族优秀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实现美好人生、顺利发展的公益性活动。项目由市政协民宗委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田新民发起,上海市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上海市少数民族联合会、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市行为科学学会四个单位共同主办。

  “阳光育人”计划自2007年启动后,始终突出育人功能,强调对在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精神关爱,始终坚持站在推进国家就业和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致力于长远发展。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看天下/大学城
   第03版:大学城/第四维
   第04版:达人秀/大学城
   第05版:大学城/第四维
   第06版:大咖秀/大学城
   第07版:大学城/百宝箱
   第08版:域外风/大学城
   第09版:大学城/公益星
   第10版:科普堂/大学城
   第11版:大学城/玩游戏
   第12版:穷游经/大学城
   第13版:大学城/追剧迷
   第14版:未名园/大学城
   第15版:大学城/新民汇
   第16版:多棱镜/大学城
致力民族共同发展 每一份工作都是使命
大学生版大学城/公益星09致力民族共同发展 每一份工作都是使命 2017-11-22 2 2017年11月2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