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专业背景人才期望薪资优势明显
BOSS直聘研究院数据显示,过去十年中,文史类专业背景人才的期望薪资始终低于同届理工科专业人才的期望薪资,且薪资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加大。2018年应届毕业生中,文理科毕业生的平均期望薪资差距不足三百元,而毕业五年以上的同届文理科背景求职者,在积累了若干年工作经验后,平均期望薪资相差达到千元以上。
2018年BOSS直聘平台的活跃求职人才中,理工科背景的人才平均期望薪资为9177元,较文史类背景人才的平均期望薪资高出16个百分点。从薪资分布上来看,理工科人才平均期望薪资在万元以上的比例为29.3%,高出文史类人才8.4个百分点。1万元成为文科人才月薪增长的瓶颈点。
专业对口就业仍是主流
随着产业间融合渗透的加深,以及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大量需求,跨专业求职和跨行业跳槽的比例都在逐渐增大。BOSS直聘研究院观察到,2009-2018年十年中,选择专业对口的行业和岗位就业,仍然是主流。
从细分行业和岗位来看,从事专业服务(咨询/翻译/法律)、旅游、金融、职能管理和传媒类职业的人才以文史管理类专业背景为主,占比均达到85%以上。而技术研发、医疗健康、生产制造三个行业大类中,理工科背景的人才占比均超过八成。尽管从业者的学科背景日益多元化,但对于具有较高职业认证门槛的行业,特别是专业服务、金融、医疗健康相关岗位,依然对专业背景有较高要求,扎实的学术训练和知识积累也为日后的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
BOSS直聘研究院数据显示,产品类岗位是从业者学科背景最为均衡的。理工类占比53.2%,文史类占比46.8%。从工业产品、消费品到互联网虚拟产品,都存在持续的产品人才需求。多元学科背景的人才组成,有利于实现对产品功能和用户心理的全方位洞察。
教育培训行业发展空间巨大
BOSS直聘研究院观察到,教育学人才的比例在过去10年间稳步提升。无论是市场庞大的K12教育(学前至高中),还是近年来成为风口的职场人知识付费和继续教育,都推动着教育培训行业的迅猛发展,行业人才需求量持续走高。
BOSS直聘研究院数据显示,2018年第二季度,教育培训行业入围最具人才吸引力的行业前五名。由于培训项目的极大丰富,从业者的学科背景也极其多元,几乎涵盖了全部学科,为具有较高专业技能的求职者提供了新选择。
BOSS直聘研究院数据显示,K12教育占据了八成的市场。针对职场人才需求的技能培训项目中,JAVA、财会、人力资源和职场技能、英语、Web前端位列前五名。
从K12阶段各学科教育需求分布来看,英语教育占比第一,美术、声乐、钢琴、舞蹈、书法等艺术类培训均有较高市场需求,相关文史艺术类专业毕业生可以考虑。
从职场人的技能提升需求来看,英语培训需求十分旺盛,英语四六级,专业英语四八级,托福、雅思培训都相当热门。
作为高速增长的朝阳产业,教育培训行业将持续吸纳各种专业背景的人才,而从事一线的教学仅仅是教育培训行业创造的岗位类型之一。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AI+教育的场景日益丰富,并且已经出现了一大批落地的产品和工具。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工程师开始进入教育行业,领先的教育培训集团纷纷进行投资布局,吸引了一大批金融专业背景的人才。作为一个体量庞大,内涵丰富,社会影响深远的重要产业,教育培训行业中的机会值得有兴趣的年轻人更多探索。
新工科专业就业竞争力整体走高
为了进一步量化不同专业背景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BOSS直聘研究院抽取了86万份2018年应届生样本进行观察,其中,专科毕业生占比41.9%,本科毕业生占比53.6%,研究生毕业生占比4.5%,涉及871个高校专业,均与教育部官方目录保持一致。就业竞争力15强专业如下:信息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工程、外交学、金融学、计算机应用技术、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医学影像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随着我国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逐渐加速,掌握前沿技术和交叉学科技能的新工科人才愈发抢手。BOSS直聘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就业竞争力三十强专业中,近半数为新工科专业,涉及计算机科学、电子通信、智能科学、生物医疗、材料、航空、能源等诸多领域,分布较往年更为广泛,显示出新工科专业齐头并进的趋势。
智能科学与技术是过去一年中就业竞争力增幅最快的专业,竞争力排名由2017年的30名开外跃居至第3位。目前我国人工智能人才高度稀缺,随着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逐渐升级并进入商用阶段,拥有智能科学与技术背景的复合型人才会越来越受到研究机构和科技企业的重视。
数学、物理等基础理学专业,在大数据人才需求直线上升的趋势下,就业竞争力保持高位。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融合了数学与计算机专业课程,尤为吃香,专业就业竞争力连续两年进入前五。
小语种专业中,葡萄牙语首次入围前三十。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与各国经济贸易密切联系,小语种的重要性逐渐凸显。葡萄牙语由于专业人才数量不大,使用范围涵盖巴西、葡萄牙等贸易大国、竞争力上升最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