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哥斯拉”享受快乐足球

来源:东方体育日报     2014年06月23日        版次:B1    作者:谢勤德

    

  尽管只进行了两轮小组赛,但本届世界杯最大黑马已必属哥斯达黎加。这支来自中北美及加勒比海地区的“弱旅”被分在死亡之组,一度被认为是本届世界杯最不幸的球队。但结果呢?首轮3比1逆转击败乌拉圭,次轮1比0战胜意大利,180分钟之后提前昂首杀入十六强,拥有鲁尼、杰拉德等超级巨星的英格兰还没来得及见到哥斯达黎加的面,就已经被他们送上了回国的飞机。 

  本版撰稿 特约记者 谢勤德

  奇迹从何而来?一组非常有趣的数字是,尽管哥斯达黎加人口只有不足470万,在国际足联注册的足球俱乐部却达到了254个,平均下来平均18500人便拥有一个正规俱乐部。毫无疑问这意味着完善的足球基础与青训体系,事实上也的确如此,12周岁以下的孩子可以免费加入任何一个俱乐部接受青训,青少年足球培训基地超过100家,足协还会给予俱乐部一定补助。

  从这个角度来看,哥斯达黎加能够在巴西世界杯上取得成功绝非偶然。然而问题在于,既然拥有如此优异的青训体统——甚至可以完胜不少传统足球豪强,为什么哥斯达黎加会直到本届世界杯才一鸣惊人?在哥斯达黎加国家队,名气最大的球员莫过于被阿森纳租借至奥林匹亚科斯的前锋坎贝尔,上赛季在五大联赛效力的球员仅有2人,分别是效力于西甲莱万特的纳瓦斯与效力于德甲美因茨的后卫迪亚兹。

  国内联赛水平同样不高。哥斯达黎加联赛最成功的球队是位于首都的萨普里萨竞技,一共曾30次拿到过顶级联赛冠军。在象征着中美北地区最高水平的中北美及加勒比海冠军联赛中,萨普里萨竞技上一次夺冠已经要追溯到2005年,足足9年前,而上一次有哥斯达黎加球队打进决赛也已是在2008年,过去4个赛季里最好成绩也就是四强,在面对墨西哥俱乐部时战绩一塌糊涂。

  原因何在?完善的青训系统培养出的优秀球员都哪里去了?答案多少令人有些哭笑不得。哥斯达黎加的青训体统其实只能算是伪青训系统,分布广受众广的确是事实,也绝非只是摆个样子而已,但绝大部分训练基地都都缺乏足够专业的硬件与软件设施,与其说是青训基地,倒不如说是全民健身,起到的作用是帮助青年少年球员跨过职业球员这个门槛,而能真正做到培养球星的,只有萨普里萨竞技等少数几家俱乐部。

  曾在1990年世界杯上带领哥斯达黎加打进十六强的传奇教练米卢就非常直接地表示哥斯达黎加足球其实谈不上有什么青训,“哥斯达黎加人就是喜欢踢球,但并没有什么青训。”在米卢看来,足球带来的快乐才是哥斯达黎加足球崛起的关键,“到处都是踢球的孩子,即便是在石头地上他们也能踢,就跟巴西一样,足球就是他们的生命。”

  在2013年中北美及加勒比海地区U20青年锦标赛上,哥斯达黎加八强赛中即被古巴淘汰,同年的U17锦标赛小组赛平加拿大输给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在3支球队前两名都可以出线的情况下被淘汰。糟糕的成绩也从侧面证明了米卢的话,“国家队就那么20个人,和青训没什么关系。”

  对足球的最淳朴的热爱才是哥斯达黎加能够在世界杯上一鸣惊人的关键,尽管很难涌现顶级球星,但对足球的热爱,以及全面铺开的足球基地保证了哥斯达黎加的足球水平能够一直保持稳定水平。最近4届世界杯哥斯达黎加3次打进决赛圈,唯一缺席的2010年世界杯还是在附加赛中输给了后来打进四强的乌拉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