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解读核心任务 推广上海经验

2019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交流会干货满满

来源:东方体育日报     2019年05月27日        版次:A12    作者:丁荣

     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副司长王雷致辞

  本报记者 丁荣

  5月22日下午,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品牌级活动——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交流会在上海虹桥绿地铂瑞酒店圆满落幕。本次交流会以“加速体系建设,培训—赛事协同发展”为主题,聚焦在强大内生增长动能与活跃外部驱动的协同发展下,青少年体育工作获得强大推动力,需要进一步探索全新体系化发展模式,以赛事和培训为突破口,有效增加青少年体育的高质量内容供给和参与场景。

  “体校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首先,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副司长王雷传达了李建明副局长在2019年全国青少年体育工作会议上所提出的要求——体校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王雷表示,青少年体育原有的主阵地是围绕着体校建设来开展的,要进一步巩固传统的阵地,尤其是体操、射击、举重等传统优势项目。“体校这么多年来的发展虽然经历了一些困难,但在今年国家体育总局的六大改革任务中,体校改革是重要一环,目标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体校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这是原则!”据统计,为我国在奥运会、世锦赛、亚运会等世界型、洲际型大赛中争金夺银的优秀竞技体育健儿90%以上都是来自于传统体校的培养,由此可见传统体校是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国之重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体校的发展与改革,是体育部门当下应当首先考虑的问题。

  王雷在交流中为大家提出了体校改革的几个方向。首先就是关于体校评价体系的改革。王雷认为,单一以一所体校出了多少奥运冠军、世界冠军、亚洲冠军、国家冠军或者是省一级冠军来作为衡量指标是不科学、不完善的,更应考核科学地运用体校人才、达到人尽其才上。当下,社会上有很多的培训机构都找不到好的教练,优秀教练员的缺失从一定程度上讲限制了青少年体育社会机构的发展。对此,王雷认为:“将来的体校能不能把学生培养成既能进省队、国家队,同时也能进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当教练的人才?当然还要做一些功课,还需要让体校学生学教育学、心理学,怎么样和孩子打交道方面的知识培训。”

  融合社会力量增强学生体质

  对此王雷在官方致辞环节多次强调了促进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的重要性。王雷表示,要高度重视体育在保障青少年身体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要创造接触体育运动的机会,让青少年认识体育,完善体育技能等级标准,让青少年对体育的兴趣得到延续,量身打造各级各类赛事活动,让青少年爱上体育”。

  促进学生体质健康,需要各地体育部门拓展新的阵地。哪些是新阵地?王雷表示:“原来我们重点工作是民办非企业的社会俱乐部,但是现在青少司的工作重点已经把所有在工商部门注册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都纳入到我们支持和扶持的对象,就是不仅仅是民非,所有做青少年体育培训工作的机构,无论是公司还是俱乐部,只要是为青少年体质健康和体育培训的工作机构都会纳入到青少司工作支持和服务的范围。”

  对于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发力重点,王雷希望各方高度重视全国青少年体育冬夏令营,明晰其定位与作用,特别可以参考上海市的成功经验。王雷高度评价了上海市体育局所举办的2019年全国青少年体育冬夏令营暨上海市青少年体育夏令营推介会,认为上海在通过推介会的方式激发社会力量活力,搭建企业和社会组织的交流合作互动平台的做法,十分值得推广,起到了全面激活青少年体育冬夏令营在提升内容供给质量的核心引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