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是真心想托关系帮朋友的孩子转学,后来明知办不成就动起了歪脑筋,甚至伪造《转学通知书》和《转学费通知》,骗取疏通关系费4万余元。日前,经南汇区检察院提起公诉,被告人倪真新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7个月。
有心无力
2006年3月初,倪真新去朋友陶先生家串门。在闲聊中,陶先生谈起儿子陶明在甲重点高级中学读书,因跟不上学校教学进度,想转到乙高级中学试试。倪主动接过话茬,称表哥李先生在乙中学为校长开车,有办法帮陶先生的儿子转学。陶先生一听,连忙托他疏通关系。之后,倪果然不食言,马上打电话给李询问转学一事,不料被李当即回绝。
借机行骗
按理说,倪应该将事实转告陶先生,但他却认为可借机向陶家诈点钱。从3月底至6月底,他先后6次从陶先生或其妻处拿取疏通关系费共计4.4万元。其间,陶先生夫妇多次问起事情进展如何,倪总以各种理由搪塞。为进一步掩盖事实真相,7月11日,倪伪造了《转学通知书》和《转学费通知》各一份交给陶妻,自以为可以瞒天过海。不料,陶先生夫妇对这两份没有学校公章的材料产生了怀疑,于是拿着材料到学校核实,结果被告知学校借读生中并没有陶明。
锒铛入狱
陶先生眼看4万余元要打水漂,一直催促倪早日还钱。事实上,倪每次拿到钱后都挥霍殆尽,根本无力偿还。被逼无奈,倪又生一计,于同年8月13日来到陶家,一边向陶先生出具借条想能拖则拖,一边设法将先前伪造的两份通知从陶妻处骗回,欲销毁行骗证据。但此时陶先生夫妇已清楚地认识到倪的嘴脸。经报案,警方将倪抓获归案。
本报记者 郭剑烽 通讯员 南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