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德、英两国纷纷着手进行儿童看护改革,关闭大型儿童院,寻找其他儿童看护形式。
英国选择家庭寄养式看护为主体、小型儿童看护院为补充的形式。全英国受看护儿童中,有三分之二在家庭寄养。
德国恰好与英国相反。在德国,超过三分之二的受看护儿童定居在儿童看护院。只有与自己家庭的关系恶化到无可弥补时,他们才会寄养在陌生家庭。
入住SME儿童看护院之前,雅妮娜也曾寄养在别人家中。可这似乎并不是一段愉快的经历。她说:“我有自己的家。我有妈妈,哪怕我们合不来。我不喜欢住在别人家里,被迫与完全陌生的人建立感情。”
“我喜欢住这儿。我觉得这里更自由,即使我与这里的某个人吵架,总能找到足够的空间躲开,”雅妮娜说,“这里一切都井井有条,还有看护人员给我辅导功课。现在,我还经常和妈妈见面。毕业后,我想搬回家与妈妈同住。”
SME儿童看护院经理屈恩斯和同事们投入了巨大精力。他们特别重视家庭作业辅导,孩子们也都决心在学校取得好成绩。“我们要让他们知道,如何用另一种不同的方式生活,”看护员内米茨说,“希望他们离开时,不管是回到父母身边,还是独自生活,都能带走一些在这里学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