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一向视折纸为国粹之一。但在互联网、游戏机风靡的现代社会,折纸一度衰微。
不过,近年来,日本不仅重新掀起折纸风潮,还出现一些另类折纸。折纸已打破旧时印象,不再单纯是小孩子的游戏。
折叠纸币成为时尚
顾名思义,折纸就是把纸折叠成各种形状。虽然许多人认为折纸起源于中国,却是日本人把这门传统艺术发扬光大,并发展成为日本的国粹之一。日本折纸影响深远,英语中的折纸一词“origami”,采用的就是日语“折纸”一词的罗马字拼写方法。
日本新一轮折纸风潮中,用纸币代替普通纸张成为一种时尚。
折纸币的领军人物是一个名为Masa的日本折纸学会会员。1965年出生于埼玉县的Masa幼时起就对折纸兴趣浓厚。几年前,Masa把一张千元日币折成一只猫,形似夏目漱石经典小说《我是猫》中的主角。这只纸币折的猫还登上电车内的广告。山与溪谷社出版的《成人的折纸》一书,收集了Masa用1000、5000和1万日元纸币折叠的作品共18件。该书已发行4.5万册,引来电视节目和网络博客争相介绍,足见其火爆程度。
实际上,折叠纸币是日本一种古老习俗。日本人曾有习惯,在新年将纸币折叠成代表这一年干支的动物。然而,折叠纸币在现代日本仍属另类现象,远没有在欧美流行。
日元纸币面额最小的是1000日元,使大多数人难以痛下决心用纸币折纸。日本人也没有给小费的习惯。美国人经常用面额1美元的纸币付小费,把纸币折叠出形状,会使接受方更加高兴。
成人热衷健脑怡情
日本人重新爱上折纸,各种能力和兴趣学校也投其所好,纷纷开设专门传授折纸技艺的课程。折纸在中老年人群中尤其受欢迎。因为他们相信,折纸有益于保持大脑活力、预防痴呆。
这要归功于近年在日本成年人中持续升温的“练脑”热。智力游戏、魔方、珠算,任何一种产品或活动只要得到证实对活跃大脑有益,一经贴上“健脑”标签,立刻就会受到追捧。折纸也不例外。
研究证实,经常使用手指尖可以刺激大脑,防止大脑老化。而折纸不仅是运动指尖的好方法,还可以充分调动想象和创造能力。同时,通过折纸,人们可以获得和不同年龄层的人群广泛交流的机会。因此,折纸对身心健康极为有益。
无怪乎,在日本,折纸早已不是儿童的专利。
手法工具颇有讲究
现代日本折纸主要有3种。其一是不使用剪刀、浆糊等辅助工具,纯粹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折叠成作品。
其二是复合折纸,即把要表现的对象分成几部分,每部分用一张纸折叠而成,然后再将这些部分拼接组装起来。这种折法能表现更加复杂的对象。
第三种称为组合折纸。这种折法是将所有的纸张折叠成同样的形状,再将折好的纸拼装成一件作品。组合折纸展现的一般是对称性较好的多面体和箱子等物品,所用的纸从两张直至数万张不等。拼装已折叠好的部件时,最理想的是完全依靠纸张间的摩擦力支撑起整个作品,但有时也会借助于浆糊、丝线等连缀。
使用的纸张规格也颇有讲究。商店出售的折纸专用纸张,通常是边长15厘米的正方形,也有5厘米、7.5厘米、24厘米及35厘米见方等多种规格,有时还可见到少量圆形纸张陈列在店铺中。
纸张的颜色也各式各样。有双面彩色的,有颜色浓淡不一的,有加入水珠等特殊图案的,还有是表面二等分或四等分,每等分各一种颜色的。
目前,日本市面上出售的折纸专用纸张约有1000多种。要折叠出复杂的作品,可能还需作者自行对纸张进行加工。为使作品长时间保持一定形状而不至于软塌,作者还需在买来的薄型日本纸背面裱衬金属箔。 钱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