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1版:头版
 第A102版:党代会特别报道
 第A103版:党代会特别报道
 第A104版:党代会特别报道
 第A105版:综合新闻
 第A106版:上海边界行
 第A1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8版:社会新闻
 第A109版:目击
 第A110版:民生新闻
 第A111版:奥运专版
 第A112版:体育新闻
 第A113版:早间点击
 第A114版:中国新闻
 第A115版:国际新闻
 第A116版:国际新闻
 第A117版:新民环球
 第A118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119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120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121版:新民环球·聚焦
 第A122版:新民环球·人物/博览
 第A123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124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201版:文娱新闻
 第A202版:文娱新闻
 第A203版:文娱新闻
 第A204版:法治视窗
 第A205版:投资理财
 第A206版:股市分析
 第A207版:职场方圆
 第A208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情感
 第B04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夜光杯·连载
 第B08版:夜光杯·阅读
 第B09版:时尚周刊
 第B10版:时尚·俊男靓女
 第B11版:广告
 第B12版:时尚·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5版:时尚·美容派对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8版:时尚·心情主张
 第B19版:时尚·钱题纪实
 第B20版:广告
 第B2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22版:广告
 第B23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24版:时尚·超级现场
第B02版:家庭·两代人
数字报纸
全球日报50强
中国数字报业实验室理事单位
新民晚报旗下媒体: 新民网 | 新民周刊 | 新民晚报社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2007年5月25日 星期五

互道早安——媳妇带来的文明

孙辟尘

  咱家祖孙三代,每天互道早安,已有好多年了。记得是从媳妇进门后开始的。

  媳妇出生于一个有教养的劳动人民家庭,美丽温柔、文明礼貌、热情大方、人见人爱。记得那是她和我儿子新婚后的第一个早晨,我起床后走出房门,突然一声清脆的女高音传入耳中:“妈妈,您早!”这一声礼貌用语驱走了多年来干巴巴、冷清清的家庭气氛,注入了鲜花般的香气,使我感觉仿佛吃到了蜜糖。

  礼尚往来么!我也回了声“小沙,你早!”(媳妇姓沙)。从此,我们家庭成员都养成了互道早安的习惯。过了几年,孙子诞生了,媳妇教儿子的第一句话就是“奶奶早!”这奶声奶气发音不准的学语,给家庭带来了多大的欢乐!

  其实,早在六七十年前我的童年时代,家规里早有这么一条:早上儿女首次见到父母,应招呼一声:“爹早!娘早!”但这是单向的,父母“嗯”的一声,表示听到了就算,从不回答一声“孩子你早!”更谈不上父母首先向子女道早安了。我们也习以为常。那年代,长辈的权威高于一切,哪有今天这么民主、自由和轻松。等到我生儿育女后,就把这认为“封建”的一套废了,却未有新的家规取而代之。

  没想到,新媳妇给我们带来了文明,于是一个个热乎乎、暖烘烘、和谐而温馨的早晨,在互道早安声中开始了,谁先看到谁,就谁先招呼。“妈妈您早!”“小沙你早!”“Good morning小丁丁!”(小孙子叫丁丁)“Good morning Grandmother!”这一声声文明用语给大家带来了好心情和和谐的气氛。望着餐桌上准备好的牛奶、鸡蛋、果子酱和面包,孙子会说:“谢谢奶奶!”

  媳妇“抢”过我昨晚洗澡换下的内衣说:“妈,让我一道洗,您别忙乎啦!”

  儿子提醒他儿子说:“别忘了叠被子!”

  “是!爸爸司令!”还向他爸敬了一个军礼。

  由里到外,由此及彼,“互道早安”带来的文明效应正像水涡一样,在一圈一圈地展开呢!

  谢谢你,我的好媳妇!


上一篇  下一篇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