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渐热,嘴里无味。路过一家白斩鸡店,见那鸡油光锃亮,于是便咽了一下口水,斩了半只回家。谁知,这鸡肉吃在嘴里酥酥的,根本没有了记忆中小绍兴白斩三黄鸡的脆、嫩、鲜。
那时候,大世界后面云南路上的小绍兴鸡粥店,一天到晚顾客排成长队。小小的店堂里,吊扇慢慢地转。穿的确凉白衬衫或汗衫、背心的顾客,大口喝着冰镇啤酒或鲜桔水,大口吃着皮金肉白骨红的白斩三黄鸡,每个人都是一种心满意足的样子。那金色的皮,咬在嘴里竟有脆的感觉;白色或淡红的鸡肉,虽嫩却有弹性;最奇的是骨头里流出殷红的血,一吸,竟是那么鲜美。
据说,小绍兴原先所选的鸡极有讲究:首先是产于浦东、奉贤、南汇等地圈养的三黄草鸡,毛鸡5斤左右,生第一只蛋时的鸡为最上品。宰杀、烫制、过水、调料等过程各有窍门,不一一细述。我至今仍不明白的是,随着振鼎鸡为首的一大批带“鼎”字白斩鸡,在上海的大街小巷出现后,“小绍兴”却声音越来越轻。有朋友说,进了大酒店的“小绍兴”味道似乎比不上过去,似乎走了一些名师,似乎鸡的品种变了……
一晃几年过去了。上个月,听说章润牛的关门徒弟人称“汪头”的汪建平又回到“小绍兴”了。汪建平对小绍兴三黄鸡感情至深,视质量如生命。他回来了,那白斩鸡的味道肯定好,过几天去尝尝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