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环保”“创模”成为广受关注的两个“关键词”。按国家环保总局的要求,创建环保模范城市需达到32项指标要求,目前上海已达标24项,其余8项尚存在差距。申城在哪8项指标上“缺口气”?昨天,记者采访市环保局有关专家,为读者解读:上海成为全国第68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还需克服哪些障碍。
专家表示,达到这8项指标后,上海的城市卫生环境、噪声控制和水源保护将得到明显改善。
提出全国表率特别要求
据介绍,国家的“创模”指标要求共计32项,分为基本条件、考核指标、参考指标。城市环境定量考核排名、无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和环保投资指数等3项基本条件以及环境友好及绿色创建、清洁生产审核等2项参考指标,本市都已达标;考核指标共27项,本市已达标19项,尚有8项存在差距。
另外,国家环保总局还对上海提出了“成为全国表率”的特别要求:
■ 污水处理厂污泥做到无害化处理;
■ 循环经济推进,建设一批废弃物循环利用的企业,加强电子废弃物收集处置工作,减少流通领域塑料袋和宾馆一次性用品使用。
经努力可达标的4项指标
■ 城镇生活污水二级生化集中处理率≥80%。本市“十一五”规划目标为城镇污水二级生化处理率80%,需要加快实施两大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扩容和城郊污水收集处理工程,将目标节点提前到2009年。
■ 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率≥80%。目前没有问题,但2007年后新车将执行欧Ⅲ标准,现有的怠速法无法检测。今年应启动机动车简易工况法检测维护工作,确保在2009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5%。本市“十一五”的规划目标为80%以上,需要提高5个百分点。
■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70dB(分贝)。本市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几年来徘徊在72dB(分贝)左右,轨道交通、高架、高速道路等更加严重。建议在噪声扰民严重的交通干线采取措施,如安装隔声屏障、设置绿化隔离带等;同时优化交通管理,加强禁鸣等;重新核定建成区面积,完善优化噪声监测点位,真实反映全市的道路噪声状况。
有望实现的2项指标
■ 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满意率要达到85%。该项指标数据来源于两个途径,一是国家在“创模”验收时,通过现场问卷获得,二是历年国家“城考”中城调队提供的数据。需在加强环保硬件建设的同时,提高环境信访和人大、政协提案的办理效率,加大环保宣传力度,提高环保工作知晓率和满意率;大力开展各项绿色教育和创建工作,营造全民参与环保、建设环境友好社会的氛围。
■ 城市环境卫生基本到位,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管理符合要求。加强城郊结合部、交通枢纽地的卫生管理,结合爱卫办和各区县的相关工作。
难度最大的2项指标
■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96%。
黄浦江上游水源水质受来水影响,多项指标长期不达标。因此,要加快青草沙水库的建设进度,在2009年基本建成蓄水。同时进一步加强对黄浦江上游水源区的保护力度,做到水质较来水不恶化。
■ 水环境功能区全面达标,市区内无劣Ⅴ(五)类水体(通常饮用水为二到三类)。
目前本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较低,还有部分河道水体黑臭。需进一步加大截污治污和河道整治力度,使全市到2009年底全面稳定消除黑臭水体。
本报记者 郭剑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