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焦 点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特别报道5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法治视窗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广告
 第B03版:财经周刊·理财广角
 第B04版:财经周刊·彩票看点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 读
 第B09版:康健园
 第B10版:康健园 · 养生
 第B11版:康健园 · 保健
 第B12版:康健园 · 康复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 暑假生活
 第B15版:教育周刊 · 升学指导
 第B16版:教育周刊 · 早教沙龙
第B14版: 教育周刊· 暑假生活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7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两个半错

施加明


  我在浙江上虞读中学时,班主任老师名叫沈九斤,他的大名与“臭老九”不谋而合。但在我的心目中,他却是“香老九”!20多年前,沈老师因病离开了人世,但他那正直与善良的人格魅力,令我终身难忘。

  升入高中后,沈老师教我物理,他让我做课代表。我的物理成绩并不是班里最好的,成绩明显比我好的至少有两人。因此,我在做有点难度的物理作业时,先将收上来作业中这两人的大作翻一翻,作个参考,然后再做作业。久而久之,我发现“英雄所见略同”,就很少再偷看他俩的作业了。

  一次,物理成绩比我好的一位同学,发现有一道物理题做错了。于是,来翻看我的作业簿,一看我的作业,老师是批对的,再仔细一看,我做的内容其实也有错。他就拿自己的与我的两本作业簿去找老师。沈老师看后,对他说:“你没见我在他的打钩之上,加了两点吗?这表示两个半错,也就是错的呀。”

  这事,我以为就这样过去了。几天后,沈老师在班上公开向这名同学认错。他说:“批改作业中,没有两个半错的规定。我这样做是不对的。为此要吸取教训,今后不再出现‘多半点’的差错。并向指出这一问题的同学表示感谢!”

  北京东路270号  施加明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