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暑假我做主 ——听美国高中生谈自己的假期安排 宋铮 吴洁宇 |
又逢暑假,上海小囡的日程表上大多充斥着作业、辅导班、游泳课或各色交费夏令营。然而,放眼大洋彼岸,美国青少年的夏天又是怎样一种情形呢?“暑假就是暑假呗。尽管我们升到高中也会有学习压力,可假期松口气的宗旨不会变。”在美国出生并长大的17岁女孩妮妮·阿什莱,谈起暑期生活时连用了几个“Yes”和“No”。 有书单 没作业 正在科罗拉多州读高二的妮妮是个漂亮的中英混血儿,这个暑假她与妹妹再度随母亲回到了上海。可让上海的舅舅、舅妈惊讶的是,妮妮的行李箱装满了哲学书、小说书,就是没有高二学生“应该”日捧夜读的习题集。“在美国没有‘暑假作业’的概念,学期结束前老师不布置功课,而是开一张长长的书单。”二十余条书目里有尼采、米尔顿、奥斯汀等名家的哲学、历史、文艺等各类名作。“当然,这些书属于老师推荐,读不读还得靠自我选择,不用上交读后感,更不会依此考试。” 美国大、中城市均有数量可观的地区图书馆,每次借书量不限,因此妮妮和同学常在暑假骑着单车一次运回30本书回家读个够。从幻想小说到哲学专著,她涉猎广泛,思维也开阔,书中的养分带给她许多奇思妙想。今年妮妮写的魔幻小说《蛇石》还在中国出版了。 有背包行,没夏令营 当国内学生一拨拨飞赴海外参加价格不菲的夏令营时,大洋彼岸的学生对此却不屑一顾。妮妮说,她从未参加过任何商业化夏令营,周围的伙伴也很少参与。上海滩火热的英语、数学等学科夏令营在那儿几乎难觅踪影,至多有一些野外生活、艺术体育类的夏令营,收费也不是很高的。社区里还会常常举行由家长当裁判、孩子当球员的足球赛,快乐极了。 妮妮的暑假保留节目莫过于露营。由于身为大学教授的父母也有暑假,妮妮每年夏天都会进行“全家背包游”。小小年纪,她和妹妹就肩背自己的行李,与大人一起爬山、搭帐篷。 有公益活动,没家教补课 去年,妮妮和妹妹在暑假伊始,教社会学的妈妈就将她们带到中国贵州农村进行社会考察。今年6月,她们又奔赴安徽大别山,和妈妈、妈妈的学生一起挨家挨户走访贫困学生。妮妮和农民们同吃同住,丝毫没有娇气,她还捐出了募集来的文具,给上不起学的小妹妹们留下自己攒的零花钱。 妮妮坦言,和中国学生一样,进入高中以来明显感到了申请大学的压力。为此,过去的两个暑假里,她还抽时间到社区学院修读了几门大学数学课程。“不过,我没有请过家教,也没有去参加过补课班。”妮妮说,自己更爱在暑假里“补一补”公益活动和献爱心这一课。 实习生 吴洁宇 本报记者 宋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