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到来,不少大学生正寻思趁着这个机会勤工助学。有关教师提醒—— 勤工助学,莫信“小广告” 陈海 张炯强 |
“××公司诚聘大学生,待遇优厚。”“××诚请家教,每小时报酬百元”……暑假里,许多大学生都希望找一份兼职工作,一来可以积攒一点生活费,同时也是积攒社会经验。正是揣摩到了大学生们的这种心理,许多介绍兼职或短期工作的小广告,最近悄然出现在各大高校的广告宣传栏和BBS上。 这样的小广告,可信吗?东华大学的小金同学曾经被小广告所吸引,到某公司担任销售工作。一去上班才发现,原来所谓的销售竟然是类似传销的活动,广告上宣传的高薪,是要通过自己拉人“入伙”才能提成获取,这不禁让小金大呼上当。 据了解,时下每逢长假,本市大学校园内各类招聘广告便铺天盖地而来。对此,在闵行区教育局实习的华东师范大学三年级学生小熊认为,这样的小广告不仅不能帮助同学们找到好的工作,而且还影响学校的环境。上海财经大学的小黄认为,这种找工作的方式不太安全,但自己还是会根据广告里的宣传,做具体的全面考察。 记者从华东师范大学勤工助学中心了解到,校园招聘小广告大多数存在问题。中心的王老师告诉记者,高校的勤助中心就是一个为大学生介绍兼职、家教等的专门平台,许多正规单位都是通过勤助中心为学生提供工作岗位的,学校会对用人单位严格把关,对应聘学生也有比较成体系的培训和约束,这样雇佣双方的利益都会得到保障。而那些小广告则避开学校,说明本身就存在着问题。以家教为例,许多在校园里张贴小广告的家教中介机构,多多少少存在着违规操作的行为,因为没有合同保障,许多同学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所以,从学校角度来讲,是不提倡通过这样的小广告去寻找兼职工作的。同时,王老师表示,不让这样的小广告流入学校不太现实,但许多同学的社会经验不足,所以学校还是提醒大家要提高警惕,加强防范意识,以免上当受骗。 根据以往的经验教训,学生们容易因校园小广告而上当受骗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以高薪为诱饵的家教工作,因没有合同制约,在完成工作后却拿不到应有的报酬;以承诺介绍一些岗位给学生,收取中介费,最后却逃之夭夭;强调高薪,对介绍的工作却含糊其辞,最后被推向色情等不法行业的深渊;保险推销中的提成陷阱等等。有关老师提醒大学生朋友,假期找兼职工作要通过正规渠道,不要轻信随意张贴和散发的小广告。 本报记者 张炯强 实习生 陈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