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焦 点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特别报道5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法治视窗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广告
 第B03版:财经周刊·理财广角
 第B04版:财经周刊·彩票看点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 读
 第B09版:康健园
 第B10版:康健园 · 养生
 第B11版:康健园 · 保健
 第B12版:康健园 · 康复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 暑假生活
 第B15版:教育周刊 · 升学指导
 第B16版:教育周刊 · 早教沙龙
  
2007年7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杨浦区招生办公室揽下分外事全程服务特困家庭
特困家庭考生都有满意的升学去向

王蔚


  本报讯 (记者 王蔚)杨浦区教育局招生办公室主动揽下了一项分外工作——全程服务特困家庭的考生,在填志愿、考试和录取的每个节点,悉心为他们当好参谋。昨天,区招办开始帮11名中考落榜的家境贫困考生再次投档。直到此时,招办的老师们才长长地舒了口气,今年他们重点关注和指导的296名特困中考生,基本都能有个满意的升学去向了。

  摸情况  想特困生所想 

  今年初,杨浦区招办在统计应届初中毕业生情况时,发现共有296名考生是特困家庭子女。招办主任干星龙把工作人员召集起来说:“虽然改变不了这些考生的家庭经济状况,但我们招办完全有能力为他们在填志愿、选学校时当好知心人啊。”于是,区招办向296个特困家庭发了一封信,不仅征询每个考生的学业状况、家庭情况,还特别希望考生们将自己的个性特长、志向爱好,以及家长的意愿等如实告知,以便招办能给予更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

  区招办仅有8名老师,手头的工作本已十分繁重,但他们人人主动义务当起了这296名特困家庭考生的“联络员”,时常用打电话、家访和到学校了解等多种方法,全程关注着他们升学的每一个环节。

  倾爱心  急特困生所急 

  在今年全区的中考大型咨询活动中,区招办在现场专设了特困家庭子女咨询室,重点推介诸如楼宇管理、制冷、烹饪、宾馆服务等就业前景良好的专业,帮助他们为将来更好地开辟就业之路。

  小顾同学在中考前向区招办写了一封求助信。信中说,他本人在小时候曾做过肾移植手术,父亲也因患尿毒症需要长期血透治疗,母亲每月的工资仅900元,全家人的生活十分困难,非常希望教育部门能帮助自己度过中考这一关。根据小顾的身体情况和家庭条件,招办老师和他家人一同分析商量,建议小顾报考离家较近的上海科技管理学校国际商务专业,还鼓励他认真复习迎考。上周,小顾同学终于如愿以偿地拿到了录取通知书。

  截至昨天,今年杨浦区参加中考的296名特困家庭子女,几乎都有了一个满意的收获,其中获得市级“推优”及被零志愿录取的有10人,进入普高80人,另有195人进入了中职校。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