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孩子舍不得花5角钱上公厕,让一名上海大学生动容—— “我看电视上网浪费了太多时间” 张炯强 |
上周,来自安徽魏庙希望小学的37个山区孩子,被上海建桥学院的37个大学生接到家里,体验“上海家庭的一天”。大学生们以自己的爱心,让这些大山里的孩子开阔了眼界。信息技术系06微电子1班的周以嘉是这些大学生中的一员,原本,她想以城里人的身份,给一个山区的孩子多一点照顾,不曾想,一枚5角钱的硬币,让她接受了一次教育。 周以嘉和安徽小朋友许远来到东方明珠塔时,她问:“漂亮吗?”望着许远瞪大的眼睛,她心里充满一个城市人的骄傲。她又问:“走太久了,想上厕所吗?”孩子点点头,便向公共厕所走去。她掏出一枚5角钱的硬币,“要钱的”。这时,许远马上停下脚步,摇摇头。 一枚硬币、一件小事,让周以嘉动容,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蓦然消失。她事后说,山区的小朋友与上海的小朋友有明显的区别,他们更加懂事,“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充分体现在他们的身上。小许远宁愿憋着也不让花这5角钱。也许上海的小朋友不在乎这5角钱,但在山区孩子心中,5角钱可以买一些实用的东西了。虽然他们那里比较穷困,但他们都很有礼貌,排队上车时,每次都向司机鞠躬说“谢谢叔叔”。即使给他一个袋子,他也会站起来,鞠躬向你道谢。 周以嘉告诉记者,当初报名参加这个活动,因为觉得自己是班级的团支书,要在同学中起到带头作用。但现在,她很想说一句,“能参加,我真的很幸运,很有意义。” 周以嘉说:“从他的身上,我看到了我自己的不足。”在贫困艰难的处境中,大多数的孩子都能考上安徽省重点高中。而自己,在那么好的生活条件下,却在网上、电视上浪费了太多的时间。“我没有好好珍惜我所拥有的优势,我要向他们学习的东西还有许许多多。他们每个人从小就确立了用‘知识来改变命运’的信念,每个人都在为此而发奋努力,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本报记者 张炯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