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能管的先管好 赵红玲 |
几年前,只要出几十元工本费就可办理的《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如今在北京炒到了400万元以上,本市炒到100万元以上,在兰州这样的西部城市,也已炒到20万元左右,并有越炒越高之势。 虽然国务院明文规定转让“网吧牌照”违法,但是买卖者私下交易,到了文化部门那儿正儿八经地变更股权或法人,管理人员认为极难取证和监管。“网吧牌照”炒到天价,这是年初14个部委联手发出各地限制审批新网吧经营许可证的通知后,出现的新情况。有些人好了伤疤忘了痛,不再记得当初限制新开网吧的政策,是经过多少血泪的控诉和呼吁,才由14个部委大张旗鼓地颁布实施的,却反过来对此政策批评指责多多。 记得有一位读者,因女儿迷上网络游戏无心学业,数月不归。这位母亲失魂落魄地到本报求助,她泉涌的泪水诉说着对无法管教孩子的无助。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其实“网吧牌照”炒到再高,如不影响老百姓的正常生活,又干我们什么事?花大钱买到牌照新开张的店主们,如不用点“歪门邪道”,又怎么把本钱赚回来?既然对炒牌照的取证和监管极其困难,那么,何不先管好挂着“正在营业”招牌的网吧?如果网吧里正常营业的老板们只赚取正常收入,那这“网吧牌照”无论炒得多高,总有掉下来的时候。把能管的先管好,其实也是一个好办法。 [本文上海电台今天下午4时30分《晚报大家听》(中波990、调频93.4)同步播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