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善本 王仁芳 |
最初的西洋善本是指1500年之前印行的摇篮版印本。现存于世的摇篮版印本仅4万余册,其常见的承印者有卡克斯顿、古腾堡、司温汉姆、福斯特与席佛等,其中世纪花体字油墨清晰,标题和章节首字母多手工彩绘,常附录富于立体美感的版画,极似手稿。摇篮版印本书页起初无编码,往往采用前页末尾与次页起首的字相同的方式顺页;又因为没有题名页和书尾题署,所以人们有时不能确切知道书籍的作者、出版者或出版年。直到1470年,摇篮版印本才开始有题名页和书尾题署。 西洋善本在经过名人书写批语和题记后成为典籍收藏中的佼佼者。时至今日,随着印刷术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图书馆界把100年前出版的西文图书视作善本已经成为国际惯例。 徐家汇藏书楼收藏了诸多西洋善本,它们来自上世纪50年代先后并入上海图书馆的多家图书馆的藏书。其中1515年至1800年之间在欧洲出版的典籍计1831种2500余册,内容涉及哲学、宗教、文学、艺术、历史、地理、逻辑学、法学、数学、天文学等学科,文种涉及拉丁、希腊、意大利、荷兰、英、法、德等18种语言文字。 除了中国语言文字西传的资料、中国古典经籍西译的印本、中国古典文学西译的早期版本、欧洲汉学著作等之外,徐家汇藏书楼收藏有西学东渐的珍贵资料。如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学逻辑学讲义《亚里斯多德辩证法概论》于1606年在科英布拉用拉丁文初次刊印。明末科学家李之藻(1565-1630年)与葡萄牙耶稣会士傅汎际(1587-1653年)将该逻辑学讲义翻译成中文并刊行,是为《名理探》10卷。西方逻辑学成果在中国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中国学术界传统思维方式的变革。 徐家汇藏书楼所藏比利时耶稣会士南怀仁(1623-1688年)著《仪象图》于1668年刊行拉丁文版。南怀仁曾在比利时鲁汶大学受过哲学、自然科学和数学训练,1657年随卫匡国(1614-1661年)来华。1660年,因汤若望(1592-1666年)举荐,南怀仁来钦天监协助工作。康熙年间,得到皇帝器重的南怀仁成功观测了火星和太阳的位置。《仪象图》简要介绍了南怀仁在天文观测中所使用的圭表、地平经仪、黄道春秋分浑仪、赤道浑仪、天球仪、青铜象限仪、铁纪限仪等欧洲天文仪,以及新制造的黄道经纬仪、赤道经纬仪、地平经仪、地平纬仪、纪限仪和天体仪的构造原理及其制造、安装和使用方法,从而提高了中国天文仪器的精度。 徐家汇藏书楼《上海图书馆西文珍本目录》是继《北堂书目》之后经过系统整理编辑出版的我国最重要的西洋善本目录,为国内外学者更好地了解和有效地使用徐家汇藏书楼的馆藏提供了方便和门径,也曾作过国家领导人访美的礼物,更为收藏西洋善本提供了相关参照。今天,西洋善本因其学术价值和文物价值备受国内外图书馆和学者的高度重视。 明日请看《近现代中国英文报刊的先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