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上海边界行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上海地产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法治视察
 第A27版:读者之声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上海地产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5版:新民环球·聚焦
 第A36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A37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8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39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40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情感
 第B04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超级现场
 第B15版:时尚·心情主张
 第B16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7版:拍卖指南
 第B18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19版:广 告
 第B20版:广 告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 · 数字家庭
 第B23版:e生活 · 数码
 第B24版:e生活 · 掌上天地
第B15版: 时尚·心情主张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7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心静之处有微凉

艾伦


  诗人王令在《暑旱苦热》里描述了两个避暑乘凉的好地方,一个是“昆仑之高有积雪”,一个是“蓬莱之远常遗寒。”巧的是,一周前我就在昆仑山下徜徉。那远远的雪山,凉凉的湖风吹在脸上固然爽,但是当飞机从新疆飞回虹桥机场后,一出舱门一股上海夏季特有的潮湿热气扑面而来时,我才由衷地笑了。为这熟悉的感觉。为这上海的夏季。

  上海夏日的夜晚,白天日照积攒下来的热气犹如一个巨人的呼吸,走在街道上,犹如走在它巨大的口腔中,避无可避。此时的天空也没有如预期的那样黑下来,而只是呈现出浓郁的瓦蓝色。在城市林立高楼所构成的天际线的映衬下,这点蓝慢慢地由深转紫,最后才将建筑物的轮廓逐一吞噬、消化进夜色,最后只剩下那些璀璨的窗口和闪烁的灯光,汇集成这都会的“星夜”。

  每当这时,我总是会不禁地想起那首经典的英文歌《星夜》:“星光璀璨的夜晚,你用那透视我灵魂深处的双眼望向夏日的天空。”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在一声声的知了鸣叫中,隐藏着的,就是这样一种不知与谁能共的夏日情思。

  高温对于城市人不再是一种巨大的负担。空调一开,于机器持续的微鸣声中,室外的炎热酷暑就此被轻易地隔绝在外。这倒反而令人怀念那些人与人在一起同仇敌忾地抵抗热天的方式——乘凉。

  那时天色一黑,家家户户就一字儿在家门口排开了桌凳席椅。晚饭及晚饭后的四五个小时内,小孩子啃冰棍,吃西瓜,满街追逐嬉闹,大人则一把躺椅,一柄蒲扇,互相闲话家常。兴致好的时候,邻舍的长者会把一个弄堂的小孩子们召集起来,给他们讲讲家长里短的故事,也讲三皇五帝的野史。雪白皎洁的月光下,蒲扇有节奏的摇摆声里,被暑气熏的烦躁的心也就此落定下来。

  宋代诗人杨万里写《夏夜追凉》:“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只是风。”那微风里的恬淡自得,就该是这样喧闹后的心静自然凉吧。那是中央空调永远打不出的一档制冷风——那是围坐在庭院竹椅前,刀尖刚戳进西瓜时,喷洒出的一地甜凉月光;也是徜徉在乡村的池塘边,看夜虫微光照亮一朵夏日荷花时的宁静。

  此暑何计可消除?于心静处有微凉。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