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上海边界行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上海地产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法治视察
 第A27版:读者之声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上海地产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5版:新民环球·聚焦
 第A36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A37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8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39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40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情感
 第B04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超级现场
 第B15版:时尚·心情主张
 第B16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7版:拍卖指南
 第B18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19版:广 告
 第B20版:广 告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 · 数字家庭
 第B23版:e生活 · 数码
 第B24版:e生活 · 掌上天地
    
2007年7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儿子当了“特务”

闻玉海


  故事发生在58年前。

  当时青岛刚解放不久,我们部队撤出青岛后驻防在莱西县曲格庄,我在连部里当通信员。那时我百万雄师正按毛主席“打到南京去,解放全中国”的指示,对国民党的残兵败将穷追猛打。不久上海也解放了,但全国还没有全部解放。

  我们住在房东李大妈家,她有两个儿子,在国民党发动对山东重点进攻时,就先后参加了解放军。他们都在野战部队里,一个在湖北,一个在上海,都在前线参战。

  一天,连队改善伙食包饺子吃,包好下熟后我盛了一大碗端给李大妈。奇怪的是,她怎么满面愁容?我问她:“是不是哪位小战士惹您生气了?”她摇摇头,伤心得泪流满面。经再三地追问,她才从怀中掏出一封信,说:“送信的表哥讲,我儿子去上海当上特务了。”我接过信一看,信封下方端端正正地写着,“南字101部队特务连”,信是大儿子写的。

  在征得大妈的同意后,我拆开了信。信中说,老大在前线立了战功,淮海战役后提升为排长,解放上海后升任团部特务连的连长了。

  李大妈听完信后不但没有高兴,反而气呼呼地说:“什么连长不好当,为什么偏要当个特务连长呢?”大妈之所以生气,那是因为在胶东根据地,老百姓对特务、汉奸、还乡团恨之入骨。听到儿子“不走正道”也去当“特务”了,当然难过得吃不下饭。可这时,在一旁的战士们听完后早已一个个笑得前仰后合。我忙给大娘解释:“我们的特务连是打仗时执行特殊任务的部队,是部队中最能打胜仗的连队,与国民党的特务可不是一码事!”

  弄明白了缘由,李大妈破涕为笑,一大碗饺子一扫而光。后来,大妈让我为她写回信。大妈讲:“山东全部解放了,家里的地村里的代耕队种得很好,娘的身体很健康,儿子别挂念。儿子,家中什么都好,你只管在前线多杀敌人,争取全国早日解放,然后复员回家,也过上战士们讲的,30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坑头的好日子。”

  后来大妈敢上街了,逢人就说:“我儿子是八路军的‘特务’,和国民党的特务不一样。”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