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民生新闻
 第A04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来信来论
 第A13版:读者之声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乐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舞蹈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军事博览
 第B17版:求职周刊
 第B18版:求职·教育培训
 第B19版:求职·教育培训
 第B20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B21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B22版:求职·教育培训
 第B23版:求职·教育培训
 第B24版:求职·外语培训
 第B25版:求职·外语培训
 第B26版:求职·培训资讯
 第B27版:求职·培训·移民
 第B28版:求职·留学·培训
 第B29版:求职·培训·移民
 第B30版:求职·移民动态
 第B31版:求职·移民·培训
 第B32版:求职·名校风采
 第B33版:求职
 第B34版:求职·招聘·自荐
 第B35版:求职·招生资讯
 第B36版:求职·培训动态
    
2007年7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黄华的回忆录

凌青


  我怀着十分高兴的心情,阅读并欢迎黄华同志九十五岁高龄之时出版其回忆录——《亲历与见闻》。

  黄华同志可以说是我党仍健在的最老的外事福将和寿星。他的工作阅历十分丰富。他参加过我党在解放前的一段重要的对外工作——同美军驻延安观察组共事并在国、共、美军事调处执行部任职。新中国诞生前夕,他被派至南京,同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接触。建国后,他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参加朝、中、美、韩关于建立朝鲜和平的谈判,陪周总理为首的代表团出席日内瓦和万隆国际会议,先后任驻加纳、埃及、加拿大大使和常驻联合国代表。任外交部长期间,他在邓小平副总理领导下,完成了签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中美建交等毛主席和周总理生前未完成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

  我以为,这本书至少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二·九”学生运动是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的一件大事,虽然对运动情况,已有不少报道,但多是后人的追记,黄华是当时运动的领导者和参与者之一,从他的叙述中,更可让后人全面了解运动发展的实际情形。

  他和美国友人埃德加·斯诺的亲密关系,更是党内领导人中独一无二的经历。斯诺的《西行漫记》曾经影响了很多中国青年奔赴延安,我自己就是受它影响的人,而《西行漫记》是在黄华协助下完成的。书中对于斯诺访问陕甘宁苏区情况的叙述,是一段很宝贵的史料。

  中国共产党最早期的半官方外交,黄华也是领导者之一。书中关于延安美军观察组和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的活动,以及当时它们引起的影响,有着详细的描述。

  解放初期,各地军管会忙于扫除外国在中国的特权和势力,巩固新中国的主权,国家间的外交关系远未全面展开,大城市的外事工作比较复杂,外侨、外资等工作都需慎重处理。黄华先后担任天津、南京、上海外侨事务处处长,承担这一繁重任务。特别是在南京期间,与司徒雷登的接触,是中美关系史中的特殊一页。

  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两次具有开创意义的国际会议——万隆会议和日内瓦会议,黄华都作为代表团的顾问和新闻发言人,参加会务领导工作并活跃于各国记者之间,扩大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

  由于他工作作风认真负责,深受周恩来总理赏识,很多开拓性工作,多委派他担任,如20世纪60年代,他任首任驻加纳大使、70年代首任驻加拿大大使,直至任第一任常驻联合国代表。“文革”期间,他出使埃及,是唯一未被调回国内参加“文革”运动的大使,周总理有意保留他作为当时唯一对外的窗口。中、美开展乒乓外交时,他是配合周总理在现场接待五团的领导人之一。他并被指定为同秘密来访的基辛格谈判的三人小组成员。

  在他任外长期间,他又完成了许多具有战略意义的外交成就,如实现中、美正式建交,签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等。这些在新中国外交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都是经过长期艰苦的谈判后才实现的。

  《亲历与见闻》以我国现代史为背景,从黄华工作的角度出发,阐述他对我国外交工作的体会,其中有对政府交涉的回忆,也有对一些重大事件的感想。娓娓叙来,引人入胜。

  《亲历与见闻》序(节选)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