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难忘的暑期社会实践”征文 谁在天堂? 章勤斐 上南高级中学高一(9)班 |
那里叫天堂寨,导游说就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天堂”。可是我觉得,和他们比起来,我们才是生活在天堂。 ——题记 虽说是学校,却只有矮矮的几排房子。“前面一排是危房”,校长介绍道:“是教工宿舍和办公室,雨天漏水,有时掉些瓦片。”他分明笑得那么若无其事,我却闻到辛酸的气味,但是那个笑容应该足够温暖孩子们一个漫长的寒冬吧。举着相机,布置简单的几间教室,木制的教室,小小的单人桌上还画着些小人图,这点倒是和城里的孩子没有两样。为了不让闪光灯影响到孩子们,我按下了录像模式,随着当地老师的带领,我们进入到孩子们的宿舍。宿舍很窄小,上下两层的木板床,没有床垫,木板突兀地露在外面,偶尔有几张床上不均匀地盖上些稻草。“一张床能勉强挤两个人吧。”小胖瞪着眼睛边说边往里望。“不,一张床睡四个人。”校长依旧平静的语调,我的心里却掀起了波澜,像浪排击礁石的心岸,不绝如缕。 孩子们开始对我们这些“入侵者”有些戒备,都呆在树下,扑闪着眼睛看着我们,又怕又好奇的样子。但随着交谈的深入,孩子们露出了天性,摆弄着数码相机和我们开玩笑。我拿了一罐薯片给其中一个小男孩,他开始不愿接受,在我的一再坚持下,最后他撅着小嘴说:“那谢谢你了,我们大家一起吃。”打开罐头,小大人似地分给周围的小伙伴,他瘦弱的背影,皱着眉头认真的样子,我真是越看越喜欢。 接着他邀请我们到他家里看看,那是一间比学校更简陋的房子,破烂不堪的纸窗户,大热天却还盖着棉被。床边的衣柜上,歪歪斜斜地写着几行小字,“穷莫忧愁富夸……富时要知穷中苦”,我听到心里“咯噔”了一下。小男孩的家里只有他和年迈的爷爷,父母都到外地打工去了,两年才回家一次。两人平时的生活来源就是种点庄稼,上很远很陡的山砍树。小男孩的表情不太多,也许是我们来得太突然的缘故,但是一说到他家种的庄稼,他就活跃了起来:一会儿指着茄子,一会儿抱着茶树,可是那些碧色的叶子,我怎么看都没什么两样。而小小的田地俨然成了迷宫,我只能拍了这边的又匆匆赶了上去,小男孩还笑称我像他的二姨,让我又好气又好笑。最后,在征得小男孩的同意后,我为他拍了一张照片。他抱着一株茶树,抿着嘴笑得很明净,就像他家后面的小溪水一样,清澈透明…… 上车后,我看着鞋边染满的泥,却有点舍不得将它擦去。泪水默默地涌出,如窗外突袭的细雨。一滴滴落在心里,荡开层层涟漪,千言万语无法一时道尽。 车缓缓驶走,我看到那个被当地老师称作操场的地方,稠稠的泥地,还有两个锈迹斑斑的篮筐。可是小学,为什么会有篮球架呢?我真傻,篮球是靠身高投的吗? 是用心投的,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