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请屺老题展标 何文玉 |
|
18年前,笔者在巢湖一家现代化大型企业工作。是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各地都在举办各种不同形式的庆祝活动。当地的一些文朋诗友,知道我喜欢收藏字画,且数量可观,决定给我举办一次“何文玉家藏书画展”。我应允下来。第一件事就是找人题写展标。当时,我在国内一家报纸上看到一篇介绍画坛老寿星、国画大师朱屺瞻的文章,屺老是享誉现代画坛的大家。我向这样一位声名显赫的画坛巨匠求索墨宝,能行吗?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冒昧地给老人写了一封长信,说明缘由。谁知,不出一月,我竟真的收到了大师亲笔题写的展标:“何文玉家藏书画展览”9个大字。我得偿所愿,爱不释手,立即送去装裱。 用什么形式感谢这位艺术大师呢?汇寄润笔,如何计酬?赠送礼物,金银珠宝,送不起,一般物品,一时又没有合适的。巢湖有银鱼,是地方特产,全国闻名,何不寄一点表表心意?对!就这么办。我托一位友人在巢城购买两袋上乘质量的“巢湖银鱼”寄给了朱屺老,并附言:“寄上巢湖银鱼两袋,聊表寸心与谢意。”岂料,不出一个月,东西原封未动地给退了回来,并附有一封信函,是上海中国画院办公室发来的:“遵朱屺老所托,包裹退回。情领。谢谢。”原来是朱屺老委托画院办公室工作人员,婉言谢绝了。朱屺老这种一尘不染,超凡脱俗的高风亮节使我肃然起敬,至今仍萦绕在心。 说起我与朱屺老的这段文字缘,其中还引出一段“小插曲”,很有意思。 在举办这次我的家藏书画展中,我印了一张画页,上面少不了有朱屺老亲笔题写的展标。在我与台湾著名仕女画家陈秉环女士书信交往中,寄一份给她存念。不料陈女士看后突发奇想,来信委托我请朱屺老也给她题写一幅展标。也许,陈女士还以为我有什么“背景”或者与朱屺老有什么特殊关系,弄得我左右为难。海外友人相托,只好照办。 朱屺老也痛快,很快满足了这位隔海相望女士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