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七宝行 尹荣方 |
|
久闻七宝的大名,终于能一游,自然十分高兴。 到七宝,自然不能不看七宝寺(又名七宝教寺)。七宝镇名原因寺起,现寺侧起上高塔,耸然可观。七宝寺本江南陆家之香火祠 ,史传明载,应该是不错的。而吴越王钱镠之赐“金字藏经”(传乃吴越王妃用金粉手书,并以金粉莲花戳印作为经文分段标记,亦称金字莲花经),至今犹珍藏于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只是历经千余年已散佚不全,所藏仅残经数页了。我在寺边徘徊,浮想峰起。 游七宝,也易生“如人意”之感,晚清七宝镇人顾传金辑著的七宝镇志《蒲溪小志》(七宝别称蒲溪,故有此称),其“形胜”谓:“七宝前临蒲汇塘,左有横沥,后有寺池浜环抱,西接九峰之秀,东通大海之潮。其余支河约有十余条,在前明一例深通,故终明之母,科甲不绝,名臣大儒,布满朝野。自入国朝(清朝)以来,蒲汇大塘犹且通塞无常,而一切支河小港间,桥梁虽存,尽为平陆,不特科第乏人,即居民亦不免萧索矣。”顾氏于晚清即已感慨七宝之不复有明代河道纵横的水乡面貌,而今日之蒲汇塘,较顾氏之时,又更狭更浅。我徜徉古镇,觉得七宝之称水乡,已是大可怀疑的,这是不能不让人深思感慨的。 现在的七宝,腾传人口的还有小吃,我的一位同事盛赞七宝老鸭汤之美。我这次游七宝,满足口腹之欲也是原因之一。到了七宝,方知古镇鳞次栉比,多的是吃食店,不仅老鸭汤,羊肉汤、羊杂汤、牛肉汤、白切羊肉、汤圆、小笼、臭豆腐等小吃香气四溢,教人垂涎。我素爱吃羊肉,然未吃过羊肉汤,于是要了一碗,慢慢品尝,觉风味甚佳。老鸭汤未尝,留此遗憾,今后再来或更有动力也。 西欧诸国甚重乡土教育,让居民了解本地历史文化,培养乡土意识,居民皆熟知本地旧人旧事、物产风俗等。我生长上海五十余年,以前于自己的古镇竟不甚了然,说来实在有点难为情。这次游七宝,觉得甚有所得,不仅因为增了见闻,遂了心愿,喝了羊肉汤,更是因为让我实实在在感受到,上海不仅有从前的租界,有外滩,有现代的摩天大楼,它还别有一种传统与古老境界。现代固可贵,传统的东西又岂可少呢!现代人谁没有寻根意识与故园之思!然则七宝之类古镇的存在,会让上海更具魅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