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 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特别报道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A09版:目 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八一特刊报道
 第A18版:建军80周年特刊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A22版:投资理财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B01版:长三角周刊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诗意居住
 第B12版: 广 告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上海地产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第B11版: 旅游城市·诗意居住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7月3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苏
锦溪,你去过吗?

马騑騑


  那个地方叫锦溪,属于藏在深闺无人识的千年古镇,古镇的名字源于一条包孕五湖三荡间古老的河流——锦溪。下车,映入眼帘的就是古色古香的莲池禅院和一条漂亮的水榭长廊——古莲桥,卧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杨柳轻轻,仅此便隔开了喧闹的都市。

  古诗说: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而锦溪桥梁的密度之高,大概也属国内少见,这里有“三十六座桥,七十二只窑”的说法。深闺中的古镇游人不多,在水巷边穿行,四周安静祥和,只见桥下古船飘荡,船娘唱着当地小调,别有韵味。锦溪现在的桥多为明清时所建,苍颜斑驳,风格各异,河道蜿蜒曲折,两岸绿荫如盖,加上远近的石驳、河埠、民居,真像进入画境一般。沿着河边的廊棚散步,看看久违的竹器店、木器店、酒坊、油坊等特色小店,恬静的生活让城里人羡慕。河埠头有农家妇在洗衣,跟她们聊聊天也很有意思。街的尽头有一个小茶馆,大多数当地人都有饮茶聊天的习惯。

  驳岸边停着二三条木船。扬手一招,身穿蓝印花布衣衫的船娘撑着小船就荡过来了。踏上摇摇晃晃的小木船,我们开始了对这个小镇的另一番欣赏。船穿梭在河道中,不时地穿越过一座又一座经历了风雨岁月的古老石桥。它们默默地守护着这方水土,保佑着这方居民,见证着这个小镇的兴衰历史,承载着这方人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翠绿的植物从桥墩和桥身接缝处努力地向空中舒展着身姿,为灰色的石桥增添了些许的生机和妖娆。水岸两边的朱红色建筑也不断地掠过眼前。整个小镇就如同一幅淡墨的水墨画卷,而我们也成了画中的一部分。船娘还将我们荡到五保湖中央陈妃水冢的地方——一个独立的小岛,据说前几年发大水,镇上的民居都进水,只有这个小岛一点都没被水淹,果真是一块风水宝地。

  上了岸, 锦溪镇上还有不少各具特色的博物馆。我们走马观花地走了一遍,最有特色的要数全国首创的古砖瓦博物馆了。它坐落于古镇中一明末清初的民宅——丁宅之內,馆內陈列着各种古砖瓦2000余件,收藏了从汉代的城砖、六朝的城砖、西晋的纪砖、宋代的凿榫井砖,到清明、民国时期的青砖和以五星为标志的红砖,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甍砖、花窗馆、墓砖、金砖……一件件做工精致,图案优美。据介绍,馆內陈列的一块砖形红烧土,被誉为是砖的“鼻祖”!而真正称得上“瑰宝”的是有1700多年历史的铜雀台筒瓦和中空、壁薄、外表镂有菱形花纹的琴砖。这里的古砖瓦正以深厚的历史积淀源源不断地向人们展示着一个艺术与美的空间。锦溪的博物馆何其多,除了砖瓦博物馆以外,颇具代表性的还有古董馆、紫砂馆、钱币馆、金石人家等博物馆,不一而足,每个藏馆都有探不尽的珍稀瑰宝,听不完的动人传说。

  锦溪果是不一样。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