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美丽足球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法治视窗
 第A21版:读者之声
 第A22版:投资理财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休闲
 第B02版:休闲·全家乐
 第B03版:休闲·我家厨房
 第B04版:专版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3版:汽车 · 车界车市
 第B14版:汽车 · 车情车趣
 第B15版:广 告
 第B16版:汽车 · 我爱我车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求职
 第B20版:求职· 培训·留学
 第B21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2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4版:上海地产
    
2007年8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革命战士不忘本

徐连宗 印在野


  同志们我要问问你,吃的饭,穿的衣哪里来的,吃和穿咱都要依靠老百姓,咱离开老百姓就是离水鱼;

  鱼儿离水活不成,咱离开老百姓就不能打胜仗,老百姓爱护咱就像爱儿郎,咱爱老百姓就像爱爹娘;

  革命战士不要忘本,咱为了救人民,参加八路军,军和民,一条心,打跨了反动派,最后的胜利属于咱们。

  这是当时流传在山东革命根据地的一首歌曲,歌名是《革命战士不忘本》。现在杜宽铭老人唱起来还是有板有眼,非常动听。1948年春天,国民党顽八军荣誉师,在龙口被我军打败后,残余人员逃往烟台,我军乘胜追击,赶至烟台附近,等待上级统一部署发起总攻。当时部队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几乎没有什么粮食吃,只能靠挖野菜充饥。此时,老百姓的生活也很苦,粮食都被国民党部队抢光,也只能靠挖野菜充饥。大批部队人员集中到烟台郊区挖野菜,这样老百姓就挖不到野菜了,老百姓意见很大,认为部队打仗我们支援前方什么都给贡献了,有粮的出粮,有力的出力。现在大家都到了极度困难时期,就应该相互照顾。村干部就将这些想法告诉部队领导。杜宽铭的连队指导员是一个很有水平的干部,当即写了这首《革命战士不忘本》的歌,用通俗的语言教育战士不与老百姓争野菜。

  大家统一思想后,不再与老百姓争挖野菜,当时部队住在村里老百姓家里,在撤离前都要做到“三不走”,即:借东西不还不走,水不挑满缸不走,地不扫净不走,军民团结如一人。

  杜宽铭是1947年6月入伍的。当时国民党对山东根据地全面进攻。杜宽铭与本村五六十名青年一起到龙口渤海独立一团报名参军。这年底,他在渤海独立一团二营重机枪排担任副射手。当时国民党的顽八军驻守在龙口,依仗装备精良,编制满员,加之龙口周围地堡、铁丝网、战壕等屏障,对我军造成不小的麻烦。根据上级统一部署,我团二营五连、六连,于11月7日对顽八军驻守在傲上村一部进行狠狠攻击,经一个晚上激战,敌人伤亡惨重。为了大造声势,起到威慑作用,当时,杜宽铭所在的部队对外番号称九纵二十五师。可这个秘密没有多长时间就被敌人发现了。一个星期后,我军从国民党部队俘虏过来的一个排长,不知用什么方法,把我军部队只有二个连和四个排的兵力的情况送给顽八军。一天拂晓,国民党四个营1000多人,对傲上村进行偷袭,从凌晨四点左右开战,一直打到傍晚,到战斗结束我军只剩下30多人。重机枪排20余人,一半战友牺牲。弹药手王晓南,身上多处受伤,仍坚持不下火线,忍着剧痛,不停地给机枪装填弹药,直至战斗快要结束时,敌人一串罪恶的子弹打中他头部,英雄的战友没有说一句话,就倒在了杜宽铭的身旁。下午一营火速赶到增援,共同杀敌,打得敌人鬼哭狼嚎,丢盔弃甲,在付出伤亡700多人的惨重代价后狼狈逃往龙口,我军乘胜追击,直至烟台附近。于是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由于我军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最终歼灭了顽八军。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