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公众服务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奥运特刊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法制视窗
 第A21版:投资理财
 第A22版:股市分析
 第A23版:广 告
 第A24版:广 告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03版:上海地产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调味金指
 第B11版:好吃 · 优游食林
 第B12版:好吃 · 饕餮四海
  
2007年8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肖华义救高树勋

王志涵


  抗日战争期间,肖华与高树勋在冀鲁边区可以说是两个大名鼎鼎的人物,肖华是共产党的部队“东进抗日挺进纵队”(简称“挺纵”)的司令,那时年仅二十多岁,高树勋是国民党部队石友三部十军团第一军的军长,年长肖华十多岁。两人所率领的部队在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的旗帜下曾一度合作抗日,但两支部队的素质却差别很大。肖华的部队军纪严明,战斗力强,与边区人民保持着水乳交融的关系,所创立的抗日民主政权深受人民爱戴。而高树勋的部队虽然武器装备好,但战斗力却未必与之相称,且部队人员中不乏吸毒、嫖娼者。所以当年在冀鲁边区民众中流传着这样的民谣:“五团打(指肖华部队),六团转,十军团吃白面。”

  由于十军团在其内部的某些反共分子的挑唆下,不顾抗日大义,经常与我共产党的部队闹摩擦,挑衅滋事,争夺地盘,甚至杀害共产党政权的干部。1938年某月,当时我所在的宁津三区就有几名下乡工作的民主政府干部遇害。此事激起了区长崔益民的极大义愤,拟率部与之拼打,为遇害的干部报仇雪恨。当时的形势可说是剑拔弩张,一触即发。但两支抗日的队伍火拼,只会使共同的敌人坐收渔利。肖华司令员从抗日大义出发,以“小不忍则乱大谋”的道理,力阻了这一即将发生的冲突。

  不仅如此,为了抗日大义,肖华司令员还以德报怨,在危急关头率部拯救了十军团。那时十军团自恃武器装备好,屯兵宁家寨三个月不动,犯了游击战的大忌。这一情况被日伪军侦知后,调集了数十个据点的部队,分路合击,将高树勋部团团围住,高树勋率部数次拼死突围,但均未成功。于是高树勋向驻守德平等地的国民党部队求救,但对方为了保存实力,装聋作哑,不发一兵一卒。万般无奈之下,高树勋向肖华求救。在十军团生死存亡的关头,肖华率部连夜急行军数十里,赶赴宁家寨,乘夜向日伪军发动攻击,打开了日伪军的包围圈,与被围的高树勋部内外夹击,终于使敌军溃散而去,解救了高树勋和十军团。高树勋为此深受感动,敬佩共产党部队的深明大义。以后在解放战争中,他率部起义,投入人民怀抱。他本人后来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解放后担任过全国政协委员。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