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花坛停车 门口绿地种菜 市民呼吁:珍惜身边每一寸绿 沈敏岚 王欣 龚媛媛 |
好好的小区花坛变成自行车停车场;门前的绿地成了“农家乐”菜园;更有甚者,路口的绿化地成了垃圾场。在这高温酷暑之时,青草绿树本该给市民带来一丝清凉,然而,本市一些住宅小区绿地、马路公共绿化,被一些人视作“唐僧肉”,随意挪作他用。市民纷纷致电本报“夏令热线”,呼吁大家都要珍惜身边的每一寸绿。 丰庄路 花坛里停车 丰庄路268弄丽景花园小区内道路很窄,刚够两辆车交错而过。路边花坛里,杂草丛生,停放着不少自行车和助动车,有些地方已露出光秃秃的泥土。 据了解,小区共有1000多辆自行车,非机动车车库的容量却只有300辆左右,小区没有机动车库,晚上居民只能将车停放在人行道上。 居民郭先生说,有关部门已经前来核实过,绿地被改建停车场的方案没有获得批准,现在一些机动车停放在道路上,自行车退而求其次,停到了花坛里,“每天晚上,家家楼前花坛里都放了8到10辆车,搞得草也不长了。” 场中路 门前“农家乐” 记者来到场中路2800弄40号,感觉自己进入了“农家乐”。101室到103室门前的绿地变成了“菜园子”,十几株高大的向日葵下,丝瓜、南瓜错落有致地搭成了一个凉棚,各色瓜果长势喜人,甚至侵占了隔壁单元的绿地。 邻居阿婆气愤地说:“太不像话了!这里原来是公共绿地,怎么能自说自话就种上了瓜果蔬菜了呢!” 白玉路 绿地堆垃圾 白玉路光复西路口是一大片公共绿地,足有半个足球场大。记者看到,草地沿路有近20平方米已成了建筑垃圾场,塑料泡沫、三夹板堆了一地。不远处,几个人正在树下乘凉,树下的草地已被踩秃。沿着白玉路的树被捆绑了不少绳子,各色衣服挂在绳上,马路一片凌乱。居民季先生说:“这种状况已有好久了,晚上还有人睡在草地里,垃圾扔得满地都是,也不见有人来管一管。” 本报记者 沈敏岚 王欣 志愿者 沈晓岚 龚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