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当户对重要吗? 蛐蛐 |
|
◆ 蛐蛐 有人说,男人是泥做的,女人是水做的;又有人说男人和女人是一块泥和着水捏出来的,你中有我,我中也有你;有人说男人从火星上来,女人从水星上来;又有人说女人就是男人身上抽下的肋骨……那么,男人和女人,有着相同背景会让他们走得更近,还是更远呢? 小冰(女)25岁 文化管理 “门当户对”说的是背景相似吧?比如学历差不多,出身家庭相当,工作收入什么的也不悬殊对吗? 这个也是有道理的,人和人之间能找到共同点,就容易说到一块儿,能说到一块儿,就会加深感情。 我原来有过个男朋友,他没读过大学,原来谁也没认为这是个问题,而且他社会经历比我丰富,我一直都挺佩服他的。可是后来我参加同学聚会,常常兴起就会大谈特谈大学时代的趣事,他在一边就显得很失落很沉默,弄得我也不安起来,不知道究竟是哪里不对了。 还有就是,因为他是自己做生意的,而我是做画廊的,各自的圈子很不同,不论是他带我去和朋友吃饭,还是我带他去和朋友泡吧,怎么都觉得别扭,玩不到一起。而这些,是我们俩单独在一起时,觉察不到的。所以还是没走到最后。 林容(女)28岁 橱具销售 谈恋爱倒是越不相同的两个人,越容易天雷地火荡气回肠;若是安下心来要成家了,还是得找背景相似的才对。 我一直都挺佩服那些语言不大通却找了老外的朋友,因为就算对方是个中国人,都有讲不清楚的时候,那么老外,他能真正理解那些诸如文化、习俗、中国式的心思之类的不同吗?比如你跟他说“小兵张嘎”,他能知道那是谁吗?比如他跟你用他们那儿的俚语开玩笑,你能笑得出来吗?想想都急人。 再有,中国这么大,单是来自不同地方的人,就存在文化差异,有人娶了云南人,做菜都得分开,一个嫌云南菜太辣,一个嫌上海菜太甜。“习相近,性相远”,连习惯都不同,能很默契地生活在一起吗? 生活习惯上的不同忍忍也就算了,至于家庭背景的不同,可能就会让两个人简直过不到一起。我有个同学就嫁了个家在农村的,她一要给自己买东西他就嘟囔嫌她铺张,他一给自己家寄钱,他们就得大吵一场。 姜勐(男)30岁 金融分析 虽然“门当户对”是个很旧的观念,但在分手率和离婚率这么高的现代社会,我们认真地想一下,它的一些概念还是值得参考的。 过去说的“男女家庭经济社会地位要差不多”听上去比较狭隘,因为在“要创造而不要继承”的经济口号下,年轻人已经能通过自己的努力重新定位自己的社会地位了。可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留下的印记,是不会随着经济地位的改变而完全改变的。我听说心理学上有一个“重要他人”的说法,说人格的形成,前面受父母影响,后来受到学校和社会的影响。因此,看一个人,看他的家庭、学历、工作,还是有道理的,并非只是出于势利。 两个人,一辈子,无论如何都是不容易的事。先知根知底,看看到底是不是自己想要的,以后过日子才会和谐,就能多点容忍,少点埋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