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读者之声
 第A21版:投资理财
 第A22版:股市分析
 第A23版:职场方圆
 第A24版:公众服务
 第A25版:新民环球
 第A26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7版:新民环球·聚焦
 第A28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29版:新民环球·人物/什锦
 第A30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1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2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情感
 第B04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 · 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 · 美容派对
 第B15版:时尚 · 钱题纪实
 第B16版:时尚 · 单品冲浪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19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20版:广 告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 · 电脑网络
 第B23版:e生活 · 数字家庭
 第B24版:e生活 · 数码娱乐
    
2007年8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千里放龟记

徐炳兴


  才入梅没几天,我和原单位人民美术出版社几位退休多年的同事,组织了一次享受历史文化和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旅游,包括家属在内,一行10人乘上去黄山的列车,来到素有文房四宝之称的歙县,一座有着千年历史文化的徽州古城,作休闲兼采风之旅。

  一路上,同事竺少华的铺位上坐客常满,他们被他脚旁拎袋里蠕动的东西感到好奇。原来袋内之物竟是与竺兄朝夕相处已经半年有余的一对土黄色背壳的雌雄龟。趁这次皖南之行,他决定将它们放生江河,回归自然。

  到达古城的第二天,偶有丝丝细雨,主人引着我们驱车十余公里,前往北岸昌溪景区参观吴氏宗祠和风雨廊桥,竺兄也随身带上他的一双宠物。行车中途经过我们共事三四十年的老朋友、国画家汪观清的家乡金滩村,理所当然地下车前去看看他的故居出生地。这次他有事在身未能随行,但看到他每年必回老家作画的画室时,仿佛他就在身边向我们介绍这村前宅后的一切。在他宅前有一条通向河滩的十几米高低的石台阶,穿过两边成行的桑树,我们一行徐步下到宽宽的布满卵石的滩边,这里正是新安江上游,青山绿水,江面宽阔而又不失秀丽,大家正在尽情观赏江上美景,耳边传来竺兄连说几声:好地方、好地方!他是看中了这里是放龟的好地方。只见他一反平时爱说笑的常态,神色稍带凝重地提着足有三四斤重的双龟,走到江边滩上,轻轻动着嘴唇,说着谁也听不清的话,蹲下身来,站在江水边,松开口袋轻轻把双龟一先一后倒向水中,只见双龟朝着水中游去,时沉时浮,引来同行老大哥、88岁高龄的美术家张苏予在内的四五台数码相机的“瞬间定格”,留下这千里放龟的难得情景。正在快门连动之际,令人惊叹的一幕出现了:已经游入江中的双龟,先下水的那只在游出六七米后,不时伸出长长的头颈,频频回望岸上的人,它准是恋恋不舍它的主人啊!真正称得上“一步一回头”;而后下水的那只龟,当游出三四米远时,突然调转身体,杀了个回马枪,朝着竺兄立着的水边重新游了回来,这下可把他急得迎也不是,赶也不是,只是连连挥着双手作送走状……几分钟后,这对与人类有着信息相通的双龟,一前一后渐行渐远,最后淡出在我们的视线外。

  在继续去昌溪景区的车上,原来话声不绝的车厢内,出现片刻的静寂,每个人似乎都被放龟的情景感染,沉浸在由放龟而衍生出的“情感漩涡”里,一时难以排遣这感人的一幕。龟类尚且如此依恋哺养它长大的主人,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自然会引起共鸣,常思父母的养育之恩。

  古城徽州之旅刚刚开始,这小小的一幕千里放龟的插曲,却成了我们6天旅程中一个大大的亮点。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