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实况为啥以徐家汇为准 董纯蕾 |
以徐家汇气象观测站温度为代表,昨天已是今年第24个高温日。但其实全市性高温天不足10天。金山、奉贤、南汇等南部沿海地区,经常能从海上借得几许凉风而躲过高温。 有市民反映:“气象预报说的是百叶箱里的温度,实际上肯定还要热得多!”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规定,气象观测站的下垫面,都需有一定面积的浅草平铺,温度计需置于百叶箱中,而百叶箱需离地1.5米、避免太阳直射并保持通风。气象基本站的“左邻右舍”也有明确规定:成排建筑物距离观测站边缘的距离必须是建筑物高度的10倍以上,孤立建筑物的距离必须是其高度的3倍以上。 以世界气象组织的规定来衡量,徐家汇观测站其实是非标准站。现在,每天代表上海参加世界气象组织数据交换的基本站也不是徐家汇站,而是宝山观测站。为什么上海天气实况还是以徐家汇的温度为准?“因为它是城市天气的真实写照。”如果只能选择一个观测站来代表上海城区的话,徐家汇观测站仍是首选。 本报记者 董纯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