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消费者拥有足够的选择权,商家出于增加销售量的考虑,必然会展开激烈竞争,让商品的价格定在边际成本上,“价格同盟”很快就会自动瓦解 洗车业结盟涨价三连败的启示 李克杰 |
从4月份起,重庆600多家洗车行结成“涨价联盟”,将洗车费从原先的10元涨到20元。然而,时过仅三个月,这场轰轰烈烈的价格同盟却悄然“瓦解”:先是20元,然后变相打折,现在干脆降到10元。 据称,这已不是重庆洗车行第一次“联手涨价”。早在2005年10月和2006年10月,重庆汽车美容服务商先后两次联手将洗车价格从10元提升到了20元,均无疾而终。更加耐人寻味的是,重庆洗车行业三次联手涨价,当地物价部门均未直接出台政策进行打压,任凭市场“说话”。 当前,我国正处于物价上涨的过程中,能源、原材料及粮油副食品的普遍涨价,引发了新一轮大面积的涨价潮。特别是一些行业的结盟涨价,给人们带来了恐慌。毕竟,在结盟涨价之下,涨价可能将无法避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消费者对结盟涨价的警觉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呼吁政府调查处理也是很正常的。 不可否认,某些行业的企业结成价格同盟,形成事实垄断,不仅对消费者利益是一种巨大伤害,而且也是对健康市场秩序的巨大伤害。因此,我们要加倍警惕市场交易过程的结盟行为,特别要防止形成垄断同盟,谋求垄断利益。为此,我国正在加快制定《反垄断法》,为防止垄断提供基本的法律依据。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价格同盟都能够形成价格垄断,给市场交易和群众生活造成实质影响。 事实上,只有那些真正的垄断行业才有能力维持价格同盟,在那些竞争比较充分的行业,单靠行业协会这样的民间团体的力量难以维持价格同盟的运行,因为每个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必然随市场需求调整自己的价格行为,绝不可能为了维护所谓的“价格同盟”而损害自身的利益。只要消费者拥有足够的选择权,商家出于增加销售量的考虑,必然会展开激烈竞争,让商品的价格定在边际成本上,“价格同盟”很快就会自动瓦解。重庆洗车业三次结盟涨价均以失败告终就是很好的例证。 济南时报(李克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