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偷走了我们的“慵懒”? |
| ||
|
上海,城市。我们爱现代城市的便捷、多元、富足、优渥,上海,是梦想实现的温床; 上海,生活。被无印良品的闹钟叫醒的早晨、地铁里的快餐、路上的星巴克咖啡、公事性的晚宴、洗澡、睡觉; ——上海,节奏。 从什么时候开始无法摆脱时间的限制,在和时间的拉锯战中,对自己出现悠闲的念头竟然感到罪恶,然后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脚步,压力从一个点被无限放大。 什么时候? 谁? 偷走了我的慵懒? 慢,城市生活先锋文化 “活得使你渴望再活一次,这样活着是你的责任。” ——尼采《遗言录》 城市生活等于“快”?那么你已经落后于整个洪流了。城市生活,已经从快节奏高压力的工作年代转向“慢生活”时代。慢生活,已经成为当前城市生活的先锋文化。 成都、杭州,谁是中国的“慢城”? ·悠闲的成都 没有哪一个地方像成都人那么喜欢搓麻将,他们在牌桌上互相插科打诨,话说家长里短;他们整夜整夜地吃遍整条街上的小吃,细细熬制美食的成都厨子,让你的味蕾享受不已……成都,就是这样一座悠闲的城市。 然而,“慢”生活的成都却在“快”进步着。在中国各种城市排行榜中,都可以看到成都的前排位置,成都人在悠然自得的享受同时,也在积极地生活和发展。 ·幸福的杭州 调查显示:西湖旁的楼盘已经超过1.5万元/平方米,但杭州人却依然自我感觉是全中国最幸福的人——杭州人的幸福感来自他们的慢生活。 杭州人口密度大、经济总量大,是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或许是西湖水的滋润,这种强力环境下的杭州人却喜欢喝茶,他们在泡茶品茶的过程中感受生活。生活悠闲,杭州人的追求和谐、与世无争的性格世人公认,也因此成就了举世闻名的“天堂”。 上海,废除快餐文化? 在快节奏的上海,快餐文化大行其道,人们追求速成、通俗、短期流行,不注重深厚积累和内在价值。 虽然城市发展与经济进步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快餐精神”的推动,还不是时候适合废除整个“快餐文化”。但对于上海人而言,作为个体,我们在等待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上海的生活家哪去了? 给生活家一个定义:他们把生活当作终身职业,是生活的经营大师,有着自我生活判断力和享受方式,不受潮流驱使,生活悠闲,有着高超的生活控制力。 上海是否还有生活家? 其实,大部分上海人存有“潜在慢生活期待”,即强烈感受到城市压力并期待一种能释放紧张的新城市生活模式;而有少部分人在他们生活中的某些部分使用“慢生活”方式,但还没有渗透到所有生活环节,而且还有很大一部分没有尝试“漫生活”。 生活压力的不断巨化,生活节奏的继续加快,使这些期待着或展开了“漫生活”的上海人,对这种生活模式更加期待。上海需要“漫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