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游记的奥秘 田永昌 |
去年春天,我在日本东京遇到来自河南南阳的一个家庭旅行团,是种瓜的农民,一大家子二十几个人,老的八十多岁,小的刚会走路,呼呼隆隆跑到日本来旅游了,据说明年还要去欧洲呢!吃中午饭时,他们占了整整三桌,边吃边说无拘无束有滋有味。这在改革开放前,简直是无法想像的事。那天,老奶奶告诉我:“过去,俺们天天喊:站在家门口,看到全世界。别说全世界是啥样子不知道,就是省城郑州也没去过哩!现在不喊那些口号了,俺们到日本来了。”老奶奶的话说得非常实在,不但是他们农民,而且连我们这些作家不都有同感吗?因此,我们说,改革开放给我国人民带来的好处是多方面的,其中就包括了打开国门,让普通老百姓也出去看看外国人的家园和生活。我无疑也是受益者之一了。 话又说回来,我们这些人出国又和其他的老百姓不一样,别人出去看看就看看了,我们呢,毕竟是作家,看了之后就想写。因此,收在这本集子的作品就是我在欧亚大大小小十三个国家的见闻和思考。我不敢说我的这些作品写得多么好,但有一点可以向读者保证:这些作品,我是用心观察用心构思用心写出来的。这些年,游记散文很兴旺,特别是写国外的游记。我觉得随便写一篇很容易,真正写好就不容易了。这里,我觉得写好游记作品,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要写出现场感。一篇游记作品现场感强了,就会让读者读你的作品时有身历其境之感。不管别人对游记作品有何见解,我在写作这些作品时,是非常注意写出现场感来的。因此,我每逢出国,除了借鉴某些旅游资料,听导游讲解外,尽可能的多看,多听,多记,多占有第一手材料。 这些年无论是在芬兰的赫尔辛基,瑞典的斯德哥尔摩,还是在意大利的罗马,法国的巴黎,或者是瑞士的硫森,日本的东京等等。当旅游团的其他人还在休息时,我却抓紧时间去看那些团队没有列入的旅游项目。记得在米兰时,听当地导游说米兰火车站是用八国联军打中国时清政府赔款的钱建造的。中午吃饭的地方恰离火车站不远,我随便吃了几口饭,抓起相机就赶到了火车站。谁知,遇到了一帮流浪汉,差一点被他们把相机抢去。这样的事发生在我身上还有许多,有许多细节我已写进我的作品中去。《春天去游富士山》《乌鸦乌鸦满天飞》等五篇作品,是我去日本访问一周后写出来的,有人在《新民晚报》上看到后,认为写得很生动,就连有位旅居日本多年的朋友看了,也问我去了没几天,怎么就写了这么多,要说奥秘的话就是上面我说的。 (本文系《品玩欧亚十三国》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