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王克文谈王蒙 文蕴 |
著名画家王克文先生不仅以其作品山水画享誉上海画坛,而且他还是上海画家中屈指可数的学院派代表,他是上海戏剧学院的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特邀研究员,还在美国堪萨斯等大学授课,开讲中国美术史,赢得世人注目。 王克文先生从事美术研究的专著颇丰,先后著有《山水画谈》《山水画意境创造与笔墨理法》《山水画技法述要》《中国绘画》《宋元青绿山水与米氏云山》等专著与论文,其中王克文研究王蒙用力最深。在盛夏的一个下午,我冒着热浪去他寓所,听他畅谈研究王蒙的得益,颇有启迪。 王蒙(?-1385年),他是浙江湖州人,是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的外孙,从小好学,工诗文书画,尤精史学。据翁同文考证,王蒙生父为王国器,王国器是赵孟頫的女婿,虽未见诗文留存于世,但他工诗词,好字画古玩,与沪杭文人雅士有往来,故王蒙受到家庭的艺术熏陶与影响,这给王蒙后来走上绘画道路,颇有帮助。 王蒙早年受外祖父赵孟頫画风影响,元末天下大乱,他弃官后隐居临平(今浙江余杭临平镇),中年居于山林田野,将春风明月、山水灵气写于笔下,独创自己的画风;晚年交遊于画坛间,对董其昌、巨然作品深入研究,因他曾去明丞相胡惟庸府中观画,朱元璋为了除异己,以胡惟庸企图谋反为理由,将胡处死,王蒙受牵连被害死于狱中。 王克文先生说,王蒙一生在画坛贡献甚多,他之所以被后人誉为“元四家”之一,实因他是元代山水画变革的代表人物。宋人重写实,元人好写意,王蒙将书法融合到绘画中去,大大提高了笔墨之间的自娱性审美价值,也拓展了中国画的笔墨技巧。他创繁线密点技法,其画古拙而灵活,细秀而雅致,有一种苍劲之美。王蒙还将绛法推向精致,他的《葛稚川移居图》《太白山图》等画作,以繁茂深秀为格,表现优雅的秋意,让人叹绝。其画幅题款与书法,也与众不同。这些都突出了王蒙独特的笔墨处理,留给后人诸多新意,从而体现了中国山水画追求人与自然合一的最高境界。 克文先生书生本色,谈吐儒雅,他的画论分析细致入微,见解别出心裁,这说明克文先生的文章很有深度,也显示了学院派的风格。他是“虹庐画派”王康乐之子,这些年,他的画作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这些年,他常到海外开画展,而且他的“画论”也让人启迪多多,与这位74岁的画坛俊贤畅谈王蒙,如沐春风,真是获益匪浅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