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读者之声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周刊·金融投资
 第B03版:财经周刊·理财广角
 第B04版:财经周刊·彩票看点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康健园
 第B10版:康健园 · 养生
 第B11版:康健园 · 保健
 第B12版:康健园 · 康复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 · 暑假生活
 第B15版:教育周刊 · 升学指导
 第B16版:教育周刊 · 早教沙龙
    
2007年8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孩子在安全中成长

 孙抱弘


  如何让孩子在安全中成长,笔者以为关键在于对以下问题的认识和处理。

  过度保护造成“无能”

  说到安全,特别是孩子的安全,许多父母觉得只要将孩子的一切行动置于自己的视线之内就行,这不准那不准,上学有人送,下课有人接。然而,这毕竟是一种消极保护的办法。积极的保护办法则是应该逐步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

  最近,由奥妙和市社科院青少所联合举办了“校服污渍背后的故事”少儿教育专家论坛。在活动中,卢勤老师谈到了由于家长过度的保护造成了孩子无能的问题。的确如此,许多家长存有过度保护的倾向,孩子除了做功课,就是吃、睡。奥妙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一些发达国家中,父母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在公共场所玩耍,一个重要原因是,父母害怕交通事故以及孩子遇到安全问题。然而在保证孩子绝对安全的同时,家长也在无形中阻隔了孩子与真实世界的接触,使他们丧失学会适应的能力。

  “危险”其实并不可怕

  有人问,既然我们知道危险的存在,那么为什么还要提倡放开孩子,让他们去接触社会上各种潜在的威胁(如受伤、生病等)呢?答案很简单。因为这可以帮助孩子学会适应性的学习,有助于他们一生的成功。

  事实证明,无拘无束、善于探索的孩子,比其他孩子更具想象力,更具创造力,更容易与人相处,有更强的适应力,而且也容易学习一些生活自护的技巧,在语言能力的发展上更有优势。同时,在学校的学习中他们也往往更加出色,更会懂得与人分享,不会过度乐观或悲观。更重要的是,他们还不会太依附于家长。如果我们每个家长都努力确立新的理念,我想,孩子的安全问题与成长问题的解决,一定会找到新的突破,取得新的收获。

  上海社科院青少所副所长 

  孙抱弘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