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读者之声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周刊·金融投资
 第B03版:财经周刊·理财广角
 第B04版:财经周刊·彩票看点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康健园
 第B10版:康健园 · 养生
 第B11版:康健园 · 保健
 第B12版:康健园 · 康复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 · 暑假生活
 第B15版:教育周刊 · 升学指导
 第B16版:教育周刊 · 早教沙龙
  
2007年8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年“长”100分 ?上线率99%?
——高复班“神话”背后的调查
吴洁宇 钱滢瓅


  实习生 吴洁宇 本报记者 钱滢瓅

  最近,不少应届高中毕业生打开信箱,总能收到四五份高复班的广告,“用一年汗水赢取锦绣前程”、“吃苦一年成就一生”、“大学生的摇篮”等动听的广告词,配上该高复班历年学生“优异成绩”或极高的上线率,看得学生和家长云里雾里:一年“长”100分,真有那么神吗?“关”起来读一年就能跨入高校门?

  本周,记者采访沪上多所高复班与相关专家后发现,不少高复班的实际情况与广告页上的宣传有所出入。

  看不懂的“上线率”

  高复班广告上赫然写着“99%”、“98%”的“上线率”,往往使有意再读的考生家庭心动,但仔细审视,这些“上线率”本身的概念值得推敲。一家自诩公办的知名高复班将“上线率”与“上线人数中本科上线率”并列,根本未标明前者指的实际只是“专科达线率”,稍稍粗心,就难以分辨。另一家则将“一本上线率”、“二本上线率”、“本科达线率”三个数据一起写在统计表里,同样让不谙录取细节的家长晕乎:“到底哪个是上线率?”

  最精明的堪称一家民办高复学校,其“喜报”中列出的本科率高得连市重点中学也“汗颜”:物理(1)班一本达线率96.6%、化学(2)班本科上线率94.3%、政治(1)班91.8%……“肯定有水分,列出的都是尖子班,而剩下的几十个普通班呢?”一位业内人士的点拨让记者豁然开朗。“挑好的说,谁不会?”

  再者,有些高复班每年总是“喜报频频”:××考生以×分考入复旦大学,××考生以×分考入上海交通大学……乍看,仿佛通过复读,考生都能轻松跨入名校。有知情者向记者透露,比如某高复班一年招几十个班,每个班50个人,广种薄收,这一千多人里,总有几个考上复旦、交大的,把这几个学生的例子“放大”,用个案代替整体,考生很容易受迷惑。

  “师资”被调包

  一些“高四生”就曾在网上论坛反映,报名咨询时,高复班领导保证其师资“主要”为一流的在职教师,但到真正上课时,“主要人物”却换成了“次要人物”。

  曾在浦东一所高复学校就读一年的小朱同学告诉记者,执教高复班的老师确实有在职的“一线精英”,不过由于只在高复班兼职,他们的上课时间很难协调。小朱班上的课程表就“有点奇怪”:白天许多自修课,下午、晚上、双休日才是复习课。

  有条件的“承诺班”

  小张同学和爸爸在咨询时直奔“高复承诺班”而去,认为既然学校敢立下“考不上,就退钱”的誓言,成功率理应高。可到了报名地点他们才发现,“承诺”也要讲条件。首先是分数条件,一般只有在各批次录取分数线以下20分内的学生才有资格报“承诺班”。其次是经济条件,高复班一学期的学费大约在七千到八千元,而“承诺班”的学费比普通班更高。

  一位熟悉高复班的闵老师坦言,有些“承诺”无法兑现。譬如,当学校发现“承诺班”的学生无法完成“预定指标”时,可能会提前以“出勤率不足”、“作业上交率低”等为由指责学生违约。如此一来,即便到时学生考得不如人意,学校也能推脱部分责任,降低退款额。“最重要的是,一年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全数退款也无法‘追回’了。”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