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读者之声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周刊·金融投资
 第B03版:财经周刊·理财广角
 第B04版:财经周刊·彩票看点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康健园
 第B10版:康健园 · 养生
 第B11版:康健园 · 保健
 第B12版:康健园 · 康复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 · 暑假生活
 第B15版:教育周刊 · 升学指导
 第B16版:教育周刊 · 早教沙龙
    
2007年8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原军需服务队

心 友


  不久前全军进行了大规模更换07式军服,战士不但有常服,还配有作训服(供训练时穿着),军官还配上了礼服。换装后,使得解放军能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我作为一个有着十数年经历的老兵,看后真是既高兴又羡慕,于是又勾起我当时在部队参加为期近半年的高原军需服务队的一段回忆。

  上世纪70年代,我时任兰州部队空军某部军医。当时,我们发的服装可能是65式,就是肥大宽松的那种,只分夏季单衣与冬季罩衣(军装均为棉料),而且每种只有2套替换,哪有现在部队指战员除了常服外还有作训服。由于连队训练任务十分繁重,摸爬滚打,衣服磨损的现象比较严重,加上换装是有年限的,于是,部分战士破损的衣服也只好将就着穿,严重影响了军队的形象。

  当时,为解决这个问题,部队首长决定成立一支由我担任队长的高原军需服务队(连队大多驻扎在山上)。我的任务除了到各连队给指战员巡回医疗外,还要带领1台车、1名驾驶员,另带4名战士,其中2名分工修理解放(毛皮)鞋,2名缝补破损了的军服。

  原定只补冬季的罩衣,时间预定3个月左右完成。由于队员清一式男性,补衣、补鞋又全都是大姑娘上轿头一遭。为此,起先工作的进度很慢,补上的补丁既不平整又不雅观,缝上的线也是直线不直,弧线不圆。因为破损最厉害的地方都是领口、袖口、肘(膝)部及臀部,尤其是肘(膝)部修补的难度更为突出。这真是万事开头难。起先我们只能采取笨办法,先将缝上的裤(袖)缝拆开,待补好所有破损的肘(膝)部与臀部后再缝上袖(裤)缝。2台缝纫机就是一天工作10小时也补不了几套军服。作为队长,我心里很着急,每个连队都有100多号人,每人要补2套的话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完成任务啊。后来,我决定亦参与到缝纫组,先帮他们将用作补丁的旧军装拆开,然后按照破损的尺寸帮他们剪好补丁,由于采取流水作业,速度明显加快。随着熟练程度明显提高,我又要求他们练不拆袖(裤)缝的方法进行缝补。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到一周时间,大家都从门外汉变成缝纫高手,缝补的速度明显加快,而且补的补丁既平整又漂亮。为再提高速度,我又从后勤部要到了一台缝纫机,并亲自上阵直接参战,使缝补军装的速度大大提高。为此,我们又经商量决定,为方便连队指战员,不仅补冬装,如夏季装有破损的也可以拿来修补。当然增加了我们不少的工作量,但此举更受到连队指战员们的广泛好评。

  艰苦奋斗,虽是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当时这样做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当时国家经济还不是很富裕。随着后来部队配了涤棉(面料)军装后(耐磨性提高了),军装破损的程度也大为减少了。在近半年中,我们跑遍了基层所有的连队,说实话,在这近半年的工作中非常辛苦,一是连队条件差,又正值寒冷的冬天,每个人的手都冻得像胡萝卜;二是虽然原规定送补的衣服要洗干净才能送来,但个别战士的衣服由于来不及洗都是比较脏的,为此我们还吃了不少的灰;三是为能尽快完成任务,我们每天工作都在10小时以上。但看到基层部队指战员们都能穿上经过我们手修补的整洁的军装与鞋子,所有队员都感到由衷的高兴。由于我们所做出的努力,为国防建设所做的贡献,最终还得到了部队的通令嘉奖呢。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