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走出慢性肾炎的阴影 金亚明 邓跃毅 |
|
◆ 金亚明 邓跃毅 什么是慢性肾炎 慢性肾炎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简称,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慢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反复发生蛋白尿、血尿,腰酸、乏力,常伴有高血压、肾功能减退。 疾病有何特点 1.可发生于不同年龄、性别。2.起病缓慢,多数无明显诱因,病程较长,病情轻重悬殊,个体差异较大。3.病情呈慢性进行性发展,未经有效治疗,大部分病人将进入肾功能衰竭。4.病程中常因其他原因(各种感染、用药不当、过度劳累等)导致蛋白尿血尿急骤增加,或肾功能急剧恶化。5.注意部分患者可表现为临床症候较轻而病理报告却很严重。6.在我国,慢性肾炎是导致尿毒症的主要疾病。 各种病症表现 可以分为:1.普通型:以蛋白尿和/或血尿为主要表现,尿蛋白一般0.5~3.0g/24h。2.高血压型:除慢性肾炎症状外,以持续性高血压为主要表现,较难控制,易导致肾功能减退。3.肾病型:以大量蛋白尿为主要表现,常>3.5g/24h,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往往无效,易导致肾功能减退。4.肾功能减退型:除慢性肾炎症状外,以进行性肾功能减退为主要临床表现。 要不要做肾穿刺 如有下列情况,应考虑做穿刺。1.病程较长,久治无进步或越治越重者。2.蛋白尿血尿持续超过++,或下肢有水肿。3.起病时已伴有肌酐升高和/或血压升高。4.最近病情有急骤进展。5.免疫指标异常,无法解释者。 应该怎么治疗 如蛋白尿比较多,可以试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此外也可以依靠中医中药治疗。如有水肿应先消肿。伴有血压升高、尿酸升高、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者,应予及时、认真地对症治疗,不可置之不理,否则加剧肾功能恶化。如有感冒、腹泻等病,应及时治疗,用药须注意保护肾功能。 并发症的治疗 肾脏疾病的并发症有血压升高、尿酸升高、高蛋白尿、电解质紊乱等,这些并发症如无有效措施,反过来会影响肾功能,使肾功能进一步恶化,形成恶性循环。如血尿酸升高者,应酌情服用降尿酸药,并及时复查肾功能以调整剂量。血压升高者,需有效监测血压并酌情联合服用降压药物,制定个体化的降压治疗方案。 平时怎样注意 1. 避免劳累过度,亦不可休闲过度,可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和适当的锻炼。2. 饮食宜少荤多素,注意营养,戒烟戒酒,忌辛辣,适当低盐。要根据肾功能决定蛋白摄入量,GFR小于50ml/min时,应优质低量蛋白饮食,0.6g/kg·d。血尿酸升高者须注意低嘌呤饮食。饮食控制不良者往往使治疗事倍功半。3. 起居有节,注意保暖,预防感冒。4. 保持情绪稳定,克服急躁情绪,亦不可漠然处之,以致延误医治。5. 长期治疗,遵医服药,勿找庸医失治误治。 (作者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肾病科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