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A17版:建军80周年专版
 第A18版:建军80周年专版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人生报道·逝水年华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读者俱乐部
 第A32版:读者俱乐部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世界别处
 第B12版:旅游城市·风景名胜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资讯生活·旅游
  
2007年8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市酝酿高考志愿填报改革
本报上午邀请高招专家解读新方案可借鉴做法
钱滢瓅 姚阿民


  本报讯 (记者 钱滢瓅 姚阿民)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文科分数线“跳水”,上海外贸学院、上海电力学院遭遇“滑铁卢”,高职(专科)院校冷热异常……今年本市高招录取反常的录取分数线,成为今夏社会关注的话题。记者从市教育考试院获悉,本市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正在酝酿改革。今天上午,一些高招专家受本报之邀解读新方案可借鉴的做法。

  高招专家认为,上海的高考志愿填报模式沿用多年,并非一无是处。任何一种录取方式有利有弊,上海的高考志愿填报模式改革,应该在保留优点和特色的同时,吸取外省市的经验,体现考生为本,兼顾高校的利益。有以下几种做法可以借鉴:

  平行志愿填报

  我国湖北、河北、江苏、浙江、河南等省已经开始实行平行志愿填报。浙江省今年在一志愿中实行平行志愿填报,河南省则在二志愿实行。

  平行志愿是指在每个录取批次设置的学校志愿中,考生可同时填报若干个平行的院校,每个志愿间的关系是并列的。录取时,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首先对考生按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依次检索考生所填报的院校志愿,被检索的志愿中一经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即向该院校投档。

  平行志愿可以保障高分考生不会“落空”。不过,也有不利因素,高校被划分为“三六九等”,一些二三流考分的院校始终只能招二三流的学生。

  增加录取批次

  目前上海共有一本、二本、高职(专科)三个批次。不妨增加录取批次,让考生有更多“台阶”可下。浙江省本科录取有三个批次:重点本科、一般公办本科和民办及独立学院本科院校,专科录取也有两个批次。批次增加,考生的选择余地也会相应增加。

  “先填后考”改“先考后填”

  虽然在上海现行的录取体制下,“先考后填”和“先填后考”摆脱不了博弈成分。但是,从考生心理而言,考生在分数出来后,对自己和他人的情况心里有数,不会像现在这般“盲人摸象”。

  扩大自主招生规模

  今年本市复旦、交大继续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验,另有11所高校参加专科层次依法自主招生改革试点,为改变“一考定终身”做出有益的探索。高招专家建议,高校自主招生规模应逐年扩大,完善自主招生办法,除了招收尖子生外,为怪才偏才敞开一扇大门。同时,加快高职(高专)自主招生改革的步伐,让更多学生提前“解放”,不需通过高考就进入高校深造。

  据悉,为了让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更有利于高校选拔、有利于考生选择、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本市高考志愿填报模式的改革方案,市教委将征求各方意见后,择日向社会发布。

  评论 0708071020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