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奥运特刊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广 告
 第A22版:投资理财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休闲
 第B02版:休闲·全家乐
 第B03版:休闲·我家厨房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 · 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 · 汽车科技
 第B13版:汽车 · 车界车市
 第B14版:汽车 · 车情车趣
 第B15版:汽车 · 车情车趣
 第B16版:汽车 · 我爱我车
 第B17版:求职
 第B18版:求职· 教育·移民
 第B19版:求职· 移民·培训
 第B20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1版:上海地产
 第B22版:上海地产
 第B24版:上海地产
第B13版: 汽车 · 车界车市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8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汽车走向C-NCAP时代

李永钧


  2006年8月29日,根据世界通行规则实施的中国新车安全评价体系C-NCAP 在位于天津的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正式启动。1999年以来,该中心已累计进行过1200多车次的实车碰撞试验,去年又投资1000万元更新和改进了相关设施,增添了试验假人,使碰撞试验能力达到国外同类NCAP机构的水平。此外,上海国家机动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清华大学汽车碰撞试验室、一汽长春汽车研究所、二汽襄樊汽车试验研究所等机构也具备汽车碰撞试验能力,这些都为积极开展汽车被动安全性研究提供了硬件条件。这意味着,中国汽车已走向C-NCAP时代。

  汽车安全监管缺位

  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欧美发达国家,车辆安全性能占到影响消费者购车因素的20%以上,为影响购车的第一大因素。当今,车辆安全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在中国表现得尤为严重。中国目前的汽车保有量远不及美国和日本,每年发生的交通事故数也并不十分突出,但是交通事故中死亡比例却非常惊人。我国交通事故的致死率为27.3%,居世界首位;而美国仅为1.3%;日本只有0.9%。2005年,全世界因车祸死亡人数约为50万人左右,而中国就占了五分之一。汽车安全问题成为了中国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然而我们在关注汽车产品的同时,却很少考虑其安全性。

  从法律法规上看,我们目前的交通安全法规主要集中于交通秩序和驾驶操作等方面的相关规定上。对于汽车本身安全技术的监管严重缺位。中国汽车安全需要获得关注,汽车消费者需要重视汽车安全,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人们呼唤中国的汽车安全标准。

  C-NCAP与中国汽车安全

  衡量新车安全性能好不好,不能由厂家自己说了算,要经过试验验证。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标准是NCAP。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持的中国NCAP项目,简称为“C-NCAP”。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从试验方法到程序的运作、资金投入等各方面都做了充分的准备,酝酿了三四年的时间才正式推出了中国NCAP项目。中国NCAP项目虽然起步较晚,但起点并不低,在检测技术和设备上不比国外的同行低。

  C-NCAP的特点是将在市场上购买的新车型,按照比我国现有强制性标准更严格和更全面的要求进行碰撞安全性能测试,不仅增加了偏置正面碰撞试验,还在两种正面碰撞试验中在第二排座椅增加仿真假人放置,以使测试项目更为细致严格,同时技术要求也非常全面。C-NCAP对试验假人及传感器的标定、测试设备、试验环境条件、试验车辆状态调整和试验过程控制的规定都要比国家标准更为严谨和苛刻,并与国际水平保持一致。

  评价结果按6个不同等级的星级划分并公开发布。旨在给予消费者系统、客观的车辆安全信息,促进企业按照更高的安全标准开发和生产,从而有效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伤害及损失。

  C-NCAP在中国汽车安全领域的作用主要有三方面:一、确立符合中国特点的车辆碰撞安全性能评价体系,在政府管理和法规实施基础上,引导和鼓励企业提高产品安全技术水平;二、我国乘用车产品车型众多,技术差异大,能够客观、系统反映产品的碰撞安全性能指标,帮助消费者深入了解和对比产品信息;三、提高安全性能好的产品的市场影响力,逐步降低碰撞事故人员伤亡率。

  汽车企业普遍对C-NCAP的推出表示重视,认为对提高汽车安全性很有意义,也符合中国的市场状况,肯定会成为企业产品开发的重要依据。C-NCAP的推出,将使汽车厂商更加重视汽车安全性,从一款车型的设计研发开始就须将车辆安全性能放在重要位置。在这个大环境下,逐步同国际接轨的C-NCAP所从事的工作将有利于中国汽车市场相关方对提高汽车安全的重视程度。

  C-NCAP在筹备过程中就已受到国外相关机构的关注,一些国外公司已经开始对应C-NCAP进行深入研究和试验,国外NCAP机构也对C-NCAP结合中国情况的试验和评分规程给予肯定。

  显而易见,C-NCAP对中国的消费者的确是一件幸事。可以预见,今后每次C-NCAP的结果发布都将是对汽车企业与产品的衡量和考验,成为促进提高产品安全性能的动力。C-NCAP的正式推出,也将使社会对汽车安全的关注达到新的高度,可能成为我国汽车安全评价的权威标志。

  第三方角度确保公正

  C-NCAP从去年8月29日进行第一个车型的正面碰撞试验开始,截至目前已经顺利完成4批共计23款车型的试验和评分,并已正式对外公布结果。

  第三方机构在国外司空见惯,在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产生了第三方、公正的机构或单位。它的作用是替消费者、政府、市场找一个公允、可信的规则和程序。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定位就是独立、公正、第三方的机构。所谓“独立”,就是独立于企业,它不隶属于任何企业,可以站在中立、第三方的位置来审视汽车、观察汽车、促进汽车工业的发展。

  C-NCAP在实施过程中为保证公正,全程接受了媒体及公众的监督;测试车辆将全部采用市场购买的方式,从而保证被测试车辆与消费者购买车辆相一致。而国外在NCAP客观性保障上与国内大致相同,欧洲NCAP委员会秘书长艾德里安·霍布斯先生表示:“确保NCAP测试结果的客观性是极为重要的,每一家NCAP机构都应避免介入任何可能危害其独立性的商业活动。”据霍布斯先生介绍,欧美的NCAP机构也会有偿为有意向的企业做碰撞试验。但是只允许企业提供资金,其他的一切控制权都掌握在NCAP手里,这是为了最基本地确保厂家不能影响测试结果。

  权威从何而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关人士坦言:“我们做C-NCAP是承担非常大的风险和压力的,包括法律责任以及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20多年的信誉,如果不能做到公平、公正、权威,我们就是在砸自己的饭碗。”

  由于C-NCAP的测试门槛明显高于国家标准,而测试结果又极有可能影响汽车的销售情况,如果C-NCAP坚持不为商业利益所动,中国汽车厂商与C-NCAP之间的矛盾将无法避免。                        李永钧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