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龙伏虎盈寸间 邬久益 |
明季,烟草伴着吸烟舶来闽粤,又从八闽撒向九州,故国人的旱烟管与旱烟盒的产生亦以闽粤为天下之先。晚明嘉万年后,闽人对旱烟盒的雕作已十分讲究,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民间赏用工艺品。 近日余偶得闽南黄杨木雕旱烟盒一枚。该旱烟盒为双长贯耳襻,呈六方坡顶毡房形,从盒底至盖顶端,高仅4.9厘米。因其浸淫了丰富的古文化内涵,想必曾为古代文人学士所携用。 古人以细腻的刀法,于这寸盈盒周满工雕琢着精彩的纹饰。盒盖上端浅雕出四层叠加覆莲瓣坡顶。盖前后四斜面的菱框内各镌刻一朵圆瓣或尖瓣小花。盒身斜侧的四方长框中浮雕一组四季名花,分别为含娇滴露的牡丹;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莲;凌风斗霜的傲菊;冰肌玉骨的寒梅。四花象征着春夏秋冬,又道出正直文人贵而不淫逸,贫寒不倔媚的秉性。 盒身正反两面主框里,浮雕着两则元明小说中的典故,正面雕《西游记》中悟空牵着被降服的小白龙蜕变的白龙驹,向手持禅杖,打坐入定的师傅唐僧诉说降妖之艰。盒盖正面雕绶带缠绕的两卷经书,上下图联蕴欲取西天真经,须赴汤蹈火,历千难万险(见图一)。 盒另面是一幕水浒传中景阳岗打虎。盒面上琢跃出威猛的武松在岗峦的山松下,一手抡哨棒,一手死死按住向他扑跃扫尾而至的猛虎额头,作殊死搏斗状。其上部镌刻飘带系悬的一葫芦酒壶,点出武松酒后醉拳盖世无双(见图二)。 盒两侧各雕一条从天而降,着地后又迂回仰首的缠柱祥龙通贯绳襻。古人常喻盒盖为天,盒身为地,此盒以龙柱耳襻贯通天地,似为盒面主图作铺垫概括,意即龙的传人立于天地之间,当无畏于世上的一切邪恶。 |